1988:顧城與紐約的一次詩人聚會

我想或許就是一種證明:那伙人仍在載浪起伏吧?

責任編輯:朱又可

1988年10月底顧城與嚴力于紐約(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

“北京—紐約”追記

嚴力 詩人、畫家,現居上海

美國詩人金斯堡在1988年10月組織了一次名為“北京—紐約”中國詩人在美國的活動,1987年底就落實邀請,以便中國那邊的詩人有時間申請護照和簽證。

舒婷后來在一篇回憶顧城的文章中記錄了這個活動的形成:

“1986年5月,我應邀去美國,先到舊金山,到紐約,再到明尼阿波利斯,到斯坦福、伯克利等好幾個大學去朗誦和講座。省里給的出國批文是三個月。在紐約時,與美國詩人金斯堡幾次見面,他主持我的朗誦會,并邀請我到他家去喝下午茶。我們討論商談舉辦一場‘北京—紐約’的詩歌活動。中國詩人名單由我提供。……那次活動究竟都有哪些詩人獲得通行,我也記不得了。……中國詩歌剛剛走出國界,朦朧詩大盛。一個個詩歌節、國際筆會、大學演講、駐校作家的邀請紛沓而來。他們在世界各地漂泊,在上一個活動和下一個活動之中,去熟人、朋友家中過渡等待,甚至被安排或介紹到素昧平生的屋子里借居。”

1988年我已經在紐約第三年了,來參加“北京—紐約”活動的詩人幾乎都是我之前在國內的朋友。10月底在紐約相聚時,很多紐約的文人藝術家在一家熟人開設的餐廳包下二樓辦了一次聚會。我記得當時已在紐約的朋友有:作家曹又方,美洲華僑日報副刊主編王渝,作家叢甦、葉坦,臺灣詩人、藝術家秦松,詩人李斐、張郎郎、沈忱等等。從中國來的有北島和邵飛夫婦、江河、公劉等。顧城夫婦帶著他們的兒子木耳(顧城夫婦去世后,朋友們捐款為桑木耳成立了“木耳基金會”,木耳之后在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費用都是從這個基金會里獲得的。)是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