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0-3歲孩子一起讀書?對話哈佛兒童語言與閱讀發展教育專家凱瑟琳·斯諾
責任編輯:呂宗恕
“對那些要求5、6歲的孩子懂得三門語言、兩種樂器的焦慮的家長來說,更應該思考的是孩子成長到20、30歲時,是否還對學習保有興趣、對世界懷有好奇、樂意以積極的態度嘗試新東西。”
在中國深圳,1044個家庭平均月收入超過3萬的中產家庭中,每天陪同0-3歲孩子讀書一次的家長僅占9%,這讓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終身教授,國際著名兒童語言與閱讀發展教育權威專家、前美國教育學會會長凱瑟琳·斯諾和她的研究團隊大為意外。在英語國家,同樣類型的研究中,即使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家長就有50%可保證每天至少一次家庭親子閱讀。
2016年4月23日,深圳啟動0至6歲兒童早期閱讀公益項目“閱芽計劃”,該項目由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和多家政府部門聯合發起,針對學齡前兒童及其家庭的早期閱讀教育公益項目,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最大型的漢語兒童早期閱讀干預項目。
一年多來,由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后研究員陳思、終身教授凱瑟琳·斯諾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對閱芽計劃進行了跟蹤評估研究。研究發現,0-3階段的閱芽計劃,有效提高了學前兒童的語言發展,同時顯著地增進了家長群體對于高質量的早期閱讀教育的理解。
2017年11月18日,在 “早期閱讀與更好的未來” 首屆全國兒童早期閱讀發展與教育峰會現場,南方周末記者對話凱瑟琳·斯諾教授和陳思研究員,探討早期閱讀研究的最新發現以及對我國的早期閱讀教育課程、教師培訓和政策制定的啟示。
家庭親子閱讀或可彌補階級差異
南方周末:家庭親子閱讀究竟會對兒童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凱瑟琳·斯諾:兒童的讀寫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學習,兒童需要通過與成人的積極互動,學習閱讀、獲得讀寫能力的發展、將閱讀與知識的活動融會貫通。這個過程中,成人,特別是家長和家庭的閱讀環境、教師和學校的閱讀環境都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
陳思:我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家庭親子閱讀和兒童的語言發展在短期內有著直接的聯系。豐富家庭閱讀環境對孩子的語音意識、詞匯發展、文字意識,以及認知等方面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從長期來看,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后,家庭親子閱讀對孩子的快速認讀、閱讀理解、獨立思考和表達及未來的終身發展都有幫助。
南方周末:有沒有數據說明這一影響到底有多大?
陳思:我們在最新的教育干預實驗里對同卵雙胞胎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