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學工作者,不是倫理學家”瘋狂“換頭術”
有記者提問,如何判定人尸換頭取得了成功。任曉平自信:“發表在國際的學術期刊上,我認為這就是成功?!逼掏nD后,他又改了口:“盡量不要用‘成功’,只是設計‘完成’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何海寧 袁端端
2017年11月21日,任曉平面對諸多媒體時,反復使用“醫學界的阿波羅登月”“科學成就不可估量”等,定義“換頭術”的突破和歷史地位。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
2017年11月21日,醫生任曉平主動選擇面對媒體,回應質疑。不久前,與之合作的意大利醫生宣布,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
任曉平自認這例手術是“醫學界的阿波羅登月”,但全球最大的神經外科學術組織卻發表嚴肅聲明,稱頭顱移植在倫理學上不可接受,在科學上也毫無意義。
有記者提問,如何判定人尸換頭取得了成功。任曉平自信:“發表在國際的學術期刊上,我認為這就是成功。”片刻停頓后,他又改了口:“盡量不要用‘成功’,只是設計‘完成’了。”
在黑龍江的短暫一周,讓卡納維羅非常羨慕任曉平的工作環境,“中國能給任曉平想要的一切,榮譽、人手、各種資源。”他意識到,這里才是適合自己開展研究的地方。
“不是換頭術,外媒說法不妥當。”脫下外套,剛一開口,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醫生任曉平就對鋪天蓋地的報道予以否認。2017年11月21日早上9點不到,因“換頭術”引發輿論爭議,漩渦中心的任曉平主動現身了。
但這一次,等待他的不是患者,而是架起的攝像機、攝影機,撥開的錄音筆以及超過二十家媒體記者。
他很清楚記者們為何而來。近日外媒報道,意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小組的神經外科專家塞吉爾·卡納維羅宣布,經過長達約18小時的手術,他與任曉平團隊在中國成功將一具尸體的頭與另一具尸體的脊椎、血管和神經接駁,完成了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他們的研究成果也于當日發表在《國際神經外科》期刊上。當晚,“全球首例換頭術在中國實施”的新聞標題迅速成為了全球不少媒體頭條。
盡管糾正這項手術被命名為“異體頭身重建術”,但對在兩具新鮮尸體上完成了“人類第一例頭移植外科實驗模型”,任曉平仍難掩得意——媒體通氣會上,他反復使用“醫學界的阿波羅登月”“這個領域的內行人都不敢相信”“科學成就不可估量”等溢美之詞,定義這一研究的突破和歷史地位。
不過,國內外醫學界對這一“創舉”普遍持否定和批判態度。
“這種對病人沒有任何好處,只為了吸引媒體眼球的行為必須受到所有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