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畢節看清山

我很想知道一個千辛萬苦走出來的人怎么樣再返回去,回到自己讀書的地方給另一群孩子做老師。

責任編輯:朱又可

王小妮與作家丈夫徐敬亞跟趙清山和他的妻子杜老師合影。趙清山從海南大學畢業后,又回到了他的故鄉貴州畢節,他工作的小學的墻壁上寫著:辦學目標,讓孩子走出大山。(作者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

緣起

幾年前,在微博上認識了一個湖北的女孩,她大學畢業回了小時候讀書的小學校做一名鄉村教師,曾經收到她發來家鄉下雪的照片:下課了,孩子們在雪地里扔雪球。

我很想知道一個千辛萬苦走出來的人怎么樣再返回去,回到自己讀書的地方給另一群孩子做老師。拖拖拉拉沒動身,直到收到她的私信說,她決定辭了鄉村教師去上海另謀生路,家人強烈反對,很快,她頂著壓力去上海了。也就是在那段時間,聽說從海南大學畢業的我曾經的學生清山回家鄉做老師了,當時正寫《上課記》再版的序言,其中有這么一段:非常想找到更多的同學,比如回老家貴州畢節當了鄉村老師的清山,很想知道他的學校附近是不是像他當年作業里寫的,真的有一棵香飄全鎮的桂花樹。

沒能一下子找到清山的聯絡方式,就放下了,拖了快一年,等聯系到他,已經是2017年的暑假,趕緊約定9月一開學就去看他。

《上課記2》里有寫到清山,他有一張方臉,大眼睛,總是笑呵呵的,總比別人早到教室,默默坐在前排。因為曾經在1999年,我去過深圳對口扶貧的貴州畢節織金縣,訪問從深圳去支教的老師,對畢節鄉下有一點了解,課后,和清山聊過對鄉村學校和貴州畢節的印象,比如吃折耳根能上癮。

我知道他1990年出生,父親是白族,母親是彝族,他有幾個姐姐,他父母好不容易才得到他這個男孩。

大一時候說夢想,清山的夢想是將來在貴州老家有個院子,院子中心有一棵桂花樹,一定要是桂花樹,一開花,周圍的人們都能聞到香,他就想坐在這噴香的樹下,有一把椅子,坐著看書……

早早訂票,早早把航班告訴清山,他說他來接我。

在鄉下有兩輛車的清山

在畢節飛雄機場的人流車流里,我想象著清山會怎么出現,估計得租一輛專門在鄉間跑的營運車,聽說從機場到他學校70公里路程,汽車得走兩小時。

一輛白色越野車靠得很近,有點意外,清山從駕駛員位置探出頭來朝我笑呢,而搶著下車幫我拿包的是個相當麻利的女孩。

趙清山的外貌幾乎沒變,還是笑呵呵的。事實上,細看才會發覺,畢業三年了,他的變化不小,更結實更鎮定,是個成熟的大人了,時間就是中國孩子的成人禮。

幫我拿東西的是清山的妻子杜老師,她和清山都是畢節大方縣當地人,2014年她從貴州師范大學畢業,同樣回鄉,在另一所鄉村小學當老師。城市有城市的孤陋寡聞,大多年輕人畢業后想方設法在大城市就業,很少聽說回家鄉的,真到了鄉下,發現選擇這條路的并不是一個兩個。

偏遠的鄉村沒有交通工具非常不方便,他們貸款買了這輛能跑山路的車,方便的同時,也背上了貸款的負擔。

得說說鄉下的車。在畢節下面的縣城和小鎮經常遇見露天賣車場,好像特別鼓勵人們買車。大城市堵車,沒想到鄉下也堵,趕場的日子,小鎮中心擁擠得很,很難找到停車位。車輛行人牲畜走的同一條路,汽車顯得最霸道,長聲鳴笛,塵土四起。

清山他們有兩部車,越野車和摩托車,坑洼顛簸又擁堵的鄉村道路,騎摩托車去趕場或者去偏遠的鄉下學校才更方便。

清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