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我們從未理解醫生的無助
“我想既然皮囊之下都一樣,那什么能夠永遠留存?精神。精神世界是你能夠區別他人,并且持久的部分?!?/blockquote>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王珞丹在《急診室醫生》里飾演一位海歸醫生,因為認知差異,需要重新適應國內醫療環境。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
“我想既然皮囊之下都一樣,那什么能夠永遠留存?精神。精神世界是你能夠區別他人,并且持久的部分。”
2017年11月11日,演員王珞丹在公眾號“為你讀詩”里朗讀了詩人席慕蓉的詩歌。“光棍節”讀愛情詩,是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宣傳活動的一部分,也是王珞丹的個人意愿。她在顧城和席慕蓉之間猶豫了一番,最終選擇《我的信仰》是因為它關乎愛情,更關乎獨立人格。
詩人寫道:“如果你愿與我/一起去追溯/在那遙遠而謙卑的源頭之上/我們終于會互相明白”。王珞丹則解釋:“其實到最終我們都會相互理解、相互了解、相互認識,只是時間的問題,只是你愿不愿意跟我繼續走下去。”
微信公眾號出現不久,王珞丹就關注了一批詩歌公眾號,還把喜歡的詩分享去朋友圈。“一個比我還矯情的朋友說:‘姐姐,能不分享詩嗎?’后來我就自己默默去看。”她回憶道。
王珞丹喜歡讀詩、聽民謠,一度被視為“文藝青年的樣本”,自認是“有一點追求,有一點夢想”的人。她在《急診科醫生》里扮演的江曉琪也大致符合這種評價。劇中,江曉琪在內的三位急診科醫生各有心結。“不管怎么樣,都是作為醫生這個職業服務的,我覺得這挺好。”王珞丹說。
與這個角色相處三個多月,王珞丹越來越能體會演員與醫生兩種職業的相似之處:“比較像的一點就是活到老學到老,醫生永遠會面對新的病例。演員也是,接到一個角色的時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