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等4項目將成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我國將有15個項目進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大家庭,位居世界第一。

責任編輯:左瀟

廣西龍勝龍脊梯田(圖自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11月24日上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舉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組會議對本次申遺的世界多個項目進行了審議。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浙江湖州?;~塘系統獲得正式批準;中國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和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兩個申遺項目獲得原則通過,只需專家通過郵件最后確認即可獲批。這4個項目的正式授牌儀式預計將于2018年4月在第五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舉行。

福建尤溪聯合梯田(圖自視覺中國)

至此,加上原有的11個糧農組織農業文化遺產,我國將有15個項目進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大家庭,位居世界第一。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簡稱GIAHS)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遺產。2016年6月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將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列為正式工作日程。糧農組織將其定義為:“農村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進化和動態適應下所形成的獨特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這種系統與景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可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江西崇義客家梯田(圖自視覺中國)

參加此次專家組會議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科學咨詢小組輪值副主席閔慶文對本報記者表示,經過12年發展,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快速發展,實現了五個世界第一:擁有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量第一、科學論文及著作數量第一、第一個發布國家級管理辦法、第一個開展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評選、第一個啟動監測評估工作,我國在遺產申報與管理、科學研究與成果推廣、政策融合與機制建設、學科發展與能力建設等各方面均走在了世界前列,有效促進了區域發展和遺產地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閔慶文呼吁,申遺成功后,希望包括科學家、當地政府和群眾在內的各界人士對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有更清晰的認識,加以合理保護利用和規劃,結合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進行有效利用,并更好地將中國經驗推廣到世界。

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圖自視覺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