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號曾在夾縫中生存,如今可與GPS比肩?
北斗三號發射成功的消息一直在媒體上發酵。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北斗三號發射成功的消息一直在媒體上發酵。
據美聯社報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旦完成30多顆衛星的組網,將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歐洲“伽利略”系統之后,屆時也將覆蓋全球。與此同時,印度、法國和日本也在研發地區性系統。
北斗三號已經于11月5日晚在西昌發射成功,美國軍事分析家和全球安全網站總監約翰· 派克認為北斗系統表明了中國的全球野心,“中國和美國最好就是亦敵亦友的關系,北斗會給中國帶來重要的軍事優勢,這將進一步危及這層關系。”“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衛星一直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標志性要素之一,我們可以讓任何人對我們目瞪口呆”,約翰在美國雜志《連線》上說。
(李曾卓/圖)
“北斗是可怕的,而不是有用的”
目前,國際上有兩大正在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GPS系統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洲也在研發自己的“伽利略”全球導航系統,中國北斗作為后起之秀,于2006年底開始發展迅速,到2012年底已經面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美國GPS和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最先完成了全球組網,這是建設歷史最悠久和運用最廣泛的兩大系統。
美國雜志《連線》表示,這幾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雖然在衛星軌道和海拔高度上都略有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工作理念,就是提供覆蓋全球的信號且能提供精確的定位。例如GPS可以精確到一米以內。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北斗三號將支持中國的軍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