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作究竟難在哪
環保牽涉的部門多,乃至一些意想不到的部門,比如教育。
責任編輯:汪韜
姜曉亭在第八屆“中國綠色傳媒研究獎學金班”上授課。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
?編者按
環保猛于虎?環保“一刀切”?環保沖擊經濟實體?降低就業率?
全國碳市場即將啟動,環境保護稅即將開征,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2.8萬億元。
環境與經濟是對立還是統一,爭論不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實現?第八屆“中國綠色傳媒研究獎學金”培訓計劃以環境與經濟為主題,邀請了13名嘉賓為30名環保一線媒體記者、政府部門、企業和環保組織宣教人員授課。
有次我到一個工廠考察,當地縣長介紹,這個工廠工業廢水能達到一級A標準,可以喝。我把當地環保局長拉到一邊:“這個水你給我喝一下?污水排放標準的一級A,相當于地表水的劣V類。”
環保牽涉的部門多,乃至一些意想不到的部門,比如教育。有一個縣要建一所小學,有省領導問我,為什么還要搞環評,你們的手是不是伸得太長了?
我從市委書記調到環保部門,一開始不適應,就是落差太大——在市委書記任上,調動行政資源方便。而在環保廳長位子上,則要處處協調商量。
“環保工作不好做”是環保部門和地方官員的共同感受。
連續數月的加班、執法受阻被企業扣留、因工作強度大而患病甚至猝死……環保工作究竟難在哪?2017年11月24日,在南方周末主辦的中國綠色傳媒研究獎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