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與鴉片戰爭

不是每一個敵人都有致命的弱點,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有拍案叫絕的妙法去化解,我們決不能忘記正面對決的必要性。

責任編輯:陳斌

1841年1月,在穿鼻洋英軍戰艦船攻擊中國戰艦的情形。(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

不是每一個敵人都有致命的弱點,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有拍案叫絕的妙法去化解,我們決不能忘記正面對決的必要性。

法國漢學家佛朗索瓦·于連有一部名作《迂回與直達》,書中提出了中西思想一個很重要也很有趣的區別:中國人喜愛側面迂回的方式,而西方人慣于正面進攻。他以戰爭為例說明這一點:在戰爭中,希臘羅馬的方陣、兵團以正面的對抗為主,兩軍在曠野中一戰定勝負,而中國則避免正面對戰,喜歡從側面迂回,或者用埋伏、偷襲等方式奇襲。

就像很多宏觀比較的書一樣,關于這個論斷總可以找出一些反例,但我感到,雙方所崇尚的基本理念的確是不同的。西方歷史上的經典戰役,譬如馬拉松會戰、薩拉米斯會戰、坎尼和扎馬會戰,都是大軍的正面決戰(有側面的攻擊也是對正面對抗的補充)。而中國自春秋以下的許多重大戰役,如馬陵之戰、長平之戰、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雖然形式各不相同,但勝利都是奇謀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