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性侵害,“不要發一通憤慨就結束了” 電影《嘉年華》中的成長之痛
“雖然她們還都不能完全理解這個電影,但是要感謝她們,為那些沒有發出聲音的孩子們發出了聲音?!?/blockquote>責任編輯:邢人儼
文淇飾演的小米是性侵事件的目擊者,她試圖通過掌握的證據為自己艱難的流浪“黑工”生活謀得一線希望。
(本文首發于2017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
“雖然她們還都不能完全理解這個電影,但是要感謝她們,為那些沒有發出聲音的孩子們發出了聲音。”
“這些孩子,當她真的是做非常非??嗟墓ぷ?,做一個月的工作都不能讓你買兩件好看衣服的時候,她就非常容易會滑向另一邊。”
2017年11月24日,電影《嘉年華》上映第一天,計劃排片比例只有1.2%——許多像《嘉年華》這樣的小成本文藝片,都受到過如此“待遇”,進而陷入“排片少、沒人看、排片更少、更沒人看”的惡性循環,最終從院線悄悄消失。
《嘉年華》選擇11月24日上映,是11月13日就宣布的?!都文耆A》首映前一天,北京市朝陽區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事件,客觀上使得這部宣傳經費緊張的電影知名度大增。上映首日,《嘉年華》的上座率高達17.8%,超過當天所有排片更高的電影,避免了“影院一日游”的命運。隨后幾天,《嘉年華》的排片比例逐日升高。
2017年11月25日晚,導演文晏憑借《嘉年華》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這不僅是中國的故事,也是全世界正在發生的故事,”文晏發表獲獎感言,她在感言的最后提到飾演主角的兩位小演員,“雖然她們還都不能完全理解這個電影,但是要感謝她們,為那些沒有發出聲音的孩子們發出了聲音。”
“生活中有英雄嗎?”
演員耿樂第一天拍《嘉年華》時,導演文晏對他說:“你不要化妝。”
“這很少見。”在耿樂的記憶里,99%的電影演員都是要化妝的。拍戲的時候,他才真正感覺自己被解放了,“其實我們在生活當中有很多小動作,會揉揉眼睛,摳摳鼻子,經常會碰臉。但是如果你化好妝,這些動作就都沒有了,這對于詮釋一個很生活化的人物是有傷害的。”
而講述兒童性侵的《嘉年華》是一部“非?,F實主義的電影,它所有的用意都是要還原生活的真實”。拍戲時,素顏出鏡的耿樂沒覺得自己是在工作,“我換上那個人物的衣服,我就在這個現場當中。文晏導演的要求很明確,很簡單,但是很有效。”
文晏挑選飾演主角的小演員,也有類似的要求。“她特別怕這些演員去‘演戲’。”耿樂回憶,許多試鏡的孩子一來就呈現出演員的狀態,文晏為此挑了很久,最終選擇了表演經驗不是很多的文淇和周美君,“她要還原生活的真實,可能你什么都不演,就在那兒,一個眼神,一個表情,觀眾已經相信了,這是最重要的。”
耿樂相信,《嘉年華》所有的演員全都處在一種特別真實的狀態下。“演員在現場唯一的鏡子就是導演,如果這個導演有很高的表演審美,你演員肯定會呈現出特別棒的東西,因為最后‘過’和‘不過’是導演說了算。導演欣賞什么樣的表演,最后演員給你呈現的就是什么樣的表演。”
初讀劇本時,耿樂全程都感到很氣憤:“一個弱小的未成年女孩子受到了侵害,但是方方面面都幫不上她。”耿樂想,他作為女孩小文的父親,也許應該變成一個英雄,來拯救自己的女兒,就像超級英雄電影里那樣。
&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