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紫禁秘符

歷時十四年,紫禁城宮殿群竣工,明成帝朱棣遷都北京,大赦天下,一片春日繁華景象。

責任編輯:吳悠

明永樂十九年(1421),歷時十四年,紫禁城宮殿群竣工,明成帝朱棣遷都北京,大赦天下,一片春日繁華景象。這座古老的宮城徐徐打開大門,迎接明清兩代五百多年皇權的到來。無數人曾為它付出生命,大火、地震、洪水都未曾將它擊垮,多少權力更迭、宮闈秘史也被深深掩埋在深苑高墻之中。

故宮,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完整保留的皇家宮殿遺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是遺世的寶貴物質文化遺產,是流傳至今的中華文明基石,是野心與力量的極致表現。正因為這份厚重歷史感,今人看故宮,有著錯綜復雜的情緒,驕傲、敬畏、悲涼、落寞,撫摸著雕刻精美的漢白玉,走過御用的丹壁石御道,丹墀金鑾唯供奉帝王的富麗宮殿終究還是歸于蕓蕓眾生了。

風光秀麗的護城河邊,故宮角樓剪影。(資料圖/圖)

天命

中國古代,皇帝們無比信仰天命,他們把對天神的崇拜轉化為個人信奉,將統治權與天命捆綁在一起,也將天地自然的變化歸因于皇帝個人的道德、政治素養等等。漢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一說:“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如果天子勤政愛民,則有祥瑞之兆,風調雨順;反之,君主橫征暴斂,日食、地震、暴雨荒年等災害就會出現,預示天命即將終結。“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

明朝朱元璋出身寒微而登大寶,對天命深信不疑。明史記載,明洪武二十年春,朱元璋大祀天地于南郊。祭祀以后,天氣清明,大臣們就對朱元璋說:“此陛下敬天之誠所致。”

故宮珍寶館中陳列的寶貝玉璽(資料圖/圖)

得到天命掌管天下,因此,皇帝無論是安家治國還是言行舉止、衣食住行,都被賦予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