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發展促進署亞太區總裁曹杰深圳有數據,倫敦有算法

2017年11月29日上午,第五屆中國境外投資大會暨2017中國(深圳)——英國經貿合作投資大會在深圳舉行。

責任編輯:顧策

2017年1月18日,首趟從中國開往英國的中歐班列抵達英國倫敦的火車站。(新華社記者 韓巖/圖)

2017年11月29日上午,第五屆中國境外投資大會暨2017中國(深圳)——英國經貿合作投資大會在深圳舉行。

就在2017年1月,第一趟貨運列車經過長達18天的運行,從中國義烏抵達英國倫敦,開啟了“新絲綢之路”中的最新節點。作為國際金融和創新中心的倫敦,也日漸顯示出它在中國國際化戰略中的重要價值。

過去10年中,中國對倫敦投資增長了10倍,從早期的IT電信領域,擴展到能源、金融與生命科技等領域;10月份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結算金額突破1萬億元,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日益重要的市場樞紐;與此同時,包括華為、騰訊與比亞迪在內的一大批深圳企業,已經在倫敦展開大規模的投資與合作。

在進駐倫敦的350多家中國企業中,有近300家是在倫敦發展促進署的聯絡安排下“落戶”倫敦的。

這家直屬于倫敦市長辦公室的經濟發展和國際推廣機構,過去多年中一直致力于向全球推薦倫敦的商業、科技和教育等領域的投資環境與項目,身為亞太區總裁的曹杰也在這一過程中與中國政商各界有著深入而廣泛的交流。

在投資大會期間,南方周末記者就倫敦投資環境與“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等問題,對曹杰進行了專訪。

南方周末:去年年中英國全民公投退出歐盟,曾引發全球對英國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擔憂,但我們發現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中國投資者在倫敦的投資規模卻創下了歷史新高,你覺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曹杰:海外投資本質上是一個商業驅動的企業行為。投資者在進行海外投資決策時,一方面會考慮經濟基本面,另一方面也會關注投資安全保障,也就是你說的不確定性問題。

從這個意義而言不確定性就是一個成本,而這個成本在英國脫歐公投那天已經在資本市場(英鎊下跌)中體現出來了。

而在脫歐之后,你會看到基本面上的東西并沒有變,比如它的區位優勢、法律體系以及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等基礎因素都沒變。同時在脫離了歐盟體制約束后,英國正在邁向“全球化英國”,變得更加開放和靈活。

這時敏銳的投資者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投資窗口”。去年香港許多投資者在倫敦展開大規模房地產投資,就是利用了這一不確定性帶來匯率與資產價格下跌的機會。實際上過去一年中倫敦的房地產市場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海外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有利的投資“窗口期”。

另外一個投資迅速增長的領域是在科技領域,因為英國尤其是倫敦在2008年之后,在產業結構上有一個很大的調整,因為我們也不希望倫敦對于金融業過度依賴,所以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出了一系列科技產業政策。今天全球在倫敦投資的44%,都集中在科技領域。

倫敦的科技投資在2012、2013年期間,經歷了一段“跳空高開&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