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耶城地位特朗普“試水”中東政策?
巴勒斯坦國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3日警告,如果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那將危及中東和平進程前景。約旦外交大臣艾曼·薩法迪同樣警告,這一決定將引發“危險后果”,激起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強烈憤怒。
一些分析師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如果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無疑會讓巴以和平談判中敏感的耶路撒冷地位問題愈發復雜化。同時,美國偏袒以色列的明顯態度也會讓外界質疑美國斡旋和談的中立性,沖淡各方對美國的信任度。
仍在權衡
2017年5月23日,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到訪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面露微笑。(新華/美聯)
美國媒體上月底披露,特朗普可能數天內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針對這一可能舉動,阿巴斯隨后展開外交努力,與埃及、約旦、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科威特、法國等多國領導人接觸,希望在這一議題上獲對方支持。
阿巴斯3日在與來自以色列的阿拉伯議員會面時說,對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和國際社會來說,美方任何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或將美國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相關的舉動都無法令人接受。
“我們認為,美方一旦作出這一舉動,將把地區帶入……危險階段,”阿巴斯發言人納比勒·阿布·魯代納2日晚說,“由此產生的后果無法掌控。”
耶路撒冷地位是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和解對話中分歧最嚴重的議題之一。以色列于1967年中東戰爭之后吞并東耶路撒冷,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堅持要求把東耶路撒冷作為巴方首都。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擁有主權。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是,耶路撒冷地位問題須由巴以談判解決。
阿巴斯3日再次表明巴方立場后不久,白宮高級顧問、特朗普女婿賈里德·庫什納罕見現身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的薩班論壇,闡述特朗普的中東政策。就美方是否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他說,特朗普眼下仍在不同選項之間權衡。
“總統將作出他的決定,”庫什納說,“他依然在斟酌許多不同的情況。”
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赫伯特·雷蒙德·麥克馬斯特3日同樣給出活話,稱周圍人已經給特朗普列了選項,“不確定他會做什么樣的決定”。
提前試水?
2017年7月28日,以色列騎警在耶路撒冷老城中巡邏。(新華/法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孫成昊認為,特朗普考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主要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兌現競選承諾,二是服從于自己執政后對整個中東地區的政策調整。
美國一部1995年生效的法律規定,駐以使館必須遷至耶路撒冷。然而,法律同時規定,總統有權以安全因素為理由推遲執行,必須每6個月簽署一份相關文件。
1995年以來,美國歷屆總統都沒有把駐以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雖然特朗普競選期間承諾將搬遷使館,但為配合推動巴以恢復和談的努力,他于今年6月簽署延緩搬遷的文件。
“因此,與伊朗核問題協議類似,特朗普采取的是一種更‘柔和’的手段,沒有把事情做絕,”孫成昊說,“雖然他想要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但如果不搬遷使館,實際就這一問題還是有所保留。”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講師、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王鵬認為,特朗普的表態一方面是想拉攏美國國內猶太-金融利益集團,二是意在加強美以同盟鞏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勢力。
2017年7月24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發表聲明。(新華/路透)
至于特朗普的時機選擇,孫成昊認為,庫什納眼下仍在牽頭制定美國的中東和平政策,預計明年年初揭曉,“特朗普這一表態很可能是提前放風,也是對外界反應的‘試水’,但更可能的是,特朗普當前沒有意愿解決巴以和談問題,由于他在中東缺乏整體戰略,只能以問題為導向‘零敲碎打’。”
他說,無論是特朗普的表態,還是庫什納團隊的政策制定,都缺乏與阿拉伯國家溝通,因而很難得到阿拉伯世界理解與支持,勢必引發不滿。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國務院安保部門已接到要求,需為特朗普表態后美國使領館可能遭受的暴力抗議做好準備。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