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泰安皮影戲
演了一出皮影后,我拉著范正安的手,難以表達自己的心情,淚水不自覺地流。
責任編輯:朱又可
泰山皮影藝人經過歷代傳承,不僅保留了泰山皮影傳統的表演技藝、雕刻方法和口傳劇本,而且有許多新發展。泰山皮影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7日《南方周末》)
2017年6月下旬,我在山東濟南參加紀念張仃先生百年誕辰活動,遇見了研究中國皮影藝術的專家魏力群教授。他對我提起山東泰安皮影簡直就是皮影藝術活化石。我以懷疑的口吻說:“可能嗎?”他馬上回答:“太精彩了,是我幫助申請了‘非遺’項目……”
我走過黃河流域,對皮影藝術有點認識,在陜西遇到了皮影大家潘京樂,在山西我們訪問過皮影專家廉振華。我對河北灤州皮影造型極為推崇,北京皮影只不過是灤州皮影的變種而已。其他地區的皮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