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廣州的“隱形冠軍”
在廣州,有這樣一些藏身于中小企業之中的“隱形冠軍”,它和它的產品與你近在咫尺,卻不為人所知。
責任編輯:呂宗恕 顧策
京信通信是廣州科學城里的一家高科技公司。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7日《南方周末》)
在廣州,有這樣一些藏身于中小企業之中的“隱形冠軍”,它和它的產品與你近在咫尺,卻不為人所知。
與互聯網公司云集的北京、杭州相比,廣州背靠著華南地區龐大的制造業基地,一直試圖成為服務于制造業的創新創業之城。
來自廣州市政府的資料顯示,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297家在廣州設立投資項目。2017年前三季度,廣州新注冊企業14.8萬家,增長48.6%。
在廣州,還有一些藏身于中小企業之中的“隱形冠軍”,它和它的產品與你近在咫尺,卻不為人所知。
這些出身傳統行業的“隱形冠軍”,將物聯網、數字經濟等時髦概念加入到他們的生產管理和產品創新之中,顛覆了其過往的刻板印象。
科學城里的顛覆者
德國凱瑟琳(Kathrein)、美國安德魯(Andrew)公司,全球天線領域兩巨頭的市場份額最多的時候加起來超過80%。但最近十年,一家來自中國廣州、叫做京信通信的公司,在市場專利和市場份額方面開始挑戰它們。
你也許沒聽說過它的名字,不過在中國電信運營商們遍布四野的通信鐵塔、社區基站,到處都有它們的天線產品,在呼嘯而過的高鐵上,這家公司研發的微波拉遠系統,讓你的移動通話盡量少掉線。
京信通信位于廣州市東部的科學城。這里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域,奠基于1998年,里面有11個國際級產業基地(園區),活躍著3200家科技企業和440多家研發機構,新一代信息技術、平板顯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新材料、生物與健康兩個500億級產業集群。
從2006年開始,安德魯公司就其擁有的電調天線系列專利對京信通信的電調天線提出了專利侵權訴訟。京信通信高級副總裁卜斌龍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安德魯主要為基礎專利,為天線市場新進入者設置了很高的技術壁壘。
這場訴訟的結果是,京信通信向法院提交了大量資料,安德魯的180多條專利宣告無效。這一定程度上也為中國同行進入國際市場掃清了障礙,目前天線行業市場排名第一的中國華為,也受益于此。
2011年,安德魯繼續在巴西提起專利侵權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要求法院發布禁令,禁止京信通信相關電調天線產品在巴西生產和銷售。2016年4月14日,安德魯公司的訴訟請求被巴西圣保羅法庭全部駁回。
從廣州市中心區出發去往科學城,會路過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的南方基地,附近新修路面的瀝青味道還沒有散去。從科學城大道掉頭拐到神舟路,會看見電話發明者貝爾的一座白色雕像,300米遠的地方就是京信通信的總部和研發基地,大門口有Comba字樣。這個名字是communication become available的縮寫。
京信通信的辦公園區像個花園,其中立著十多個與通信行業相關人物的雕像,離大門口最近的一個是法拉第。
京信通信創始人霍東齡是華南理工1978級無線電專業的大學生,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