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豐田“自然而然”環保分享會:一起發現人與自然的聯結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由此引發的人與自然的矛盾也愈發明顯。如何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建設美麗中國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12月10日,為了讓公眾更深刻地了解自然,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堅持環保,廣汽豐田攜手拙見在廣州正佳廣場演藝劇院開展了一場“自然而然”環保分享會。奚志農、龍勇誠、陳志鵬等自然環保大咖親臨現場,分享他們與自然“不得不說”的故事,并針對環境保護話題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為熱愛自然、關注環保的500多位觀眾帶來了一場難忘且發人深省的自然環保盛宴。
嘉賓對談
聆聽與自然的故事 發現人與自然的聯結
在分享會現場,各演講嘉賓分別從不同角度,向公眾分享了他們與自然的故事,或發人深省,或引人入勝,或有生動處博得現場歡快笑聲,讓大家重拾與自然的記憶,發現人與自然的聯結,留下了回味與深思。
奚志農老師分享
分享會上,一直用攝像的方式推動自然保護的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公眾從攝影背后一起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他分享道:“中國大地上還有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生物物種和自然景觀,而這一切的美好卻還在受到威脅和傷害,只有更多的公眾行動起來,這樣的美好才可能繼續。”
龍勇誠老師分享
此外,中國靈長類學研究專家龍勇誠老師,更和現場觀眾暢聊他和全球僅剩3000只的“紅唇一族”滇金絲猴的故事,引起現場對該如何保護珍稀動物的激烈討論。龍勇誠老師認為“社會的生態文明程度取決于對大自然原創的尊重程度,而當地社區利益保障是自然保護事業成功之本。”
陳志鵬老師分享
自然音樂發起人陳志鵬老師在分享會上則通過演繹一場完全采擷大自然音符的聽覺盛宴,引領聆聽者心靈的自我對話,掀開了他們與自然之間的屏障。陳志鵬號召公眾在關注最原始淳樸的自然之聲中“反思、回歸、感知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
建起公眾與自然的橋梁 一起認識自然之美
據悉,有別于傳統的環?;顒?,此次“自然而然”環保分享會,廣汽豐田希望通過以思想分享的方式搭建起公眾與自然的橋梁,一起認識自然之美,引發對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關注和思考。
廣汽豐田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在這次分享會上,大家可以通過眼觀自然影像、聆聽自然之聲、感受自然故事等方式拉近與自然的距離,認識大自然的美好。就像我們在云南云龍自然保護區啟動的自然保護計劃一樣,通過開展多重效益森林恢復、科研監測、社區發展及自然教育等相關工作,讓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認識自然,關注自然,保護自然。”
觀眾提問
通過參與分享會,現場觀眾不僅真正的感受自然、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更對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體會——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每一個的責任,這也是廣汽豐田一直倡導的理念。
積極探索環保公益新形式 用心守護每一方綠色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制約著我國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據了解,作為一名企業社會公民,自2007年開始,廣汽豐田就持續專注于改善企業的環保公益實踐,環保事業幾乎伴隨了廣汽豐田企業發展的全過程。
除了開展植樹造林、增殖放流等環?;顒?,廣汽豐田更積極探索環保公益新形式。2014年,在云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旁邊,由于人為的原因,發生了嚴重的火災,大火吞噬了近4200畝森林,差點燒到了全球僅剩3000只的滇金絲猴最南端的家園。為了促進當地森林植被的恢復,守護珍稀動植物的自然家園,2017年5月,廣汽豐田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廣汽豐田的車主、員工、經銷商以及大學生志愿者等來自五湖四海、擁有著相同的環保公益夢想的人們,正式啟動 “云南云龍自然保護項目”。
據了解,廣汽豐田的自然保護項目將在保護區內開展多重效益的森林恢復、科研監測、社區發展及自然教育等相關工作,形成科學、有效、兼顧多重效益的森林恢復方案和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并達到示范效果在更大范圍持續推廣,為更多地區生態恢復和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貢獻力量,形成可自然循環的和諧生態體系。
如今,通過十年的用心深耕,廣汽豐田的環保公益領域已從廠區擴展到國家自然保護區,環保內容更是從單一的植被保護到打造立體自然保護體系,更加規范化、專業化、體系化,多方位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環境保護需要每一人的關注與努力。廣汽豐田表示將不忘初心,持續把環保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用心關注社會的每一個人,用心關注每一方綠色的自然,以企業的身體力行筑造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攜手社會公眾一起筑造和諧共生的生態社會,開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