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之美如何學傳統文化
現代人可能覺得奇怪,男歡女愛為何說是兄弟朋友的感覺?這就是我們要從經典中學習的精髓了。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李玫琦
現代人可能覺得奇怪,男歡女愛為何說是兄弟朋友的感覺?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14日《南方周末》)
現代人可能覺得奇怪,男歡女愛為何說是兄弟朋友的感覺?這就是我們要從經典中學習的精髓了。
2017年,臺灣“中研院”王德威、李歐梵等院士及港臺兩地著名學者共20人發出一個《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呼吁謹慎審議課綱》聲明,稱:“文化經典是一國文明素養的重要內涵,如何讓它們自然融入在地的社會環境,讓學生不只借由它學習語文,更能從中陶鑄審美與想象的能力,宏觀的視野與思想,成為具有文化素養的現代公民,宜有更為詳細的規劃。”
此事起因于臺灣2019年高中國文課綱審議及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之爭,臺灣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主張將文言文比例定在45%至55%,然而,教育部門課程審議會卻建議將上述比例調降為以30%為上限。9月23日,教育部門最終決定:從占45%到55%減為35%至45%。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聯合報《教授:經典語文素養 我忙著丟、陸急著撿》的報道: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須文蔚說,大陸最新的教改是國家競爭力要從基礎的語文和文學閱讀能力開始培養,正是臺灣以前最擅長的跨域文化、對于文字文學的深刻理解,現在大陸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