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為何愛上物流地產?

蘇寧、萬科成立的物流地產基金有一個共同特點,無論是深創投還是江蘇國際信托,他們的合作方都是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公司。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因為住宅市場受限,地產商開始轉向收益穩定的物流地產領域。(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14日《南方周末》)

在土地政策收緊的背景下,通過物流地產的模式迅速拿到土地資源,對地產商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蘇寧、萬科成立的物流地產基金有一個共同特點,無論是深創投還是江蘇國際信托,他們的合作方都是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公司。

“物流地產”一夜間火了起來。

2017年10月12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將與江蘇國際信托等聯合成立總額不超過200億元的物流地產基金。

三個月前,在中國市場擁有最大物流設施面積的普洛斯宣布私有化時,萬科就斥資193億港元參與領投,私有化完成后,萬科將持有普洛斯21.4%的股份。2017年11月30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普洛斯私有化以超過96%的贊成票高票通過。

此外,蘇寧、富力、平安不動產、綠地等一眾電商、地產商也已涌進物流地產領域。

電商本身有物流需求,這不難理解。但習慣了資金快速周轉的地產商,為何對物流地產這一需要長期持有的項目發生了興趣?

外資登陸十年

“2003年,普洛斯進入中國時,中國還沒有高標準的現代物流設施,經濟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來拉動增長,公司便在沿海地區和一線城市進行了戰略布局。”普洛斯一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物流地產與快遞行業其實有著本質區別??爝f和電商的倉儲業務,僅占物流地產所有業務的三分之一,更多的倉儲面積是被制造業、第三方物流所租用。

從2003年到2013年這十年間,中國的物流地產市場基本上是由外資企業主導,有數據顯示,最高峰時,普洛斯占據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市場。

該人士稱,2006年之后,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升級,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普洛斯便與地方政府合作,在中國的主要省會城市、交通樞紐進行戰略拓展。

十年間,來自澳大利亞、意大利的物流地產企業也紛紛在中國市場搶灘登陸,一些來自美國、歐洲的基金也進入這個市場,前十大供應商中有6個外資供應商,分別為普洛斯、嘉民、安博、豐樹、維龍及蓋世里,而中國企業則一直表現得不溫不火。

“那十年,正是房地產火爆的十年,傳統的開發商看不上這種投資周期長、收益率并不高的模式。”火花S—Park執行董事宋振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