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翹首新航母“魔變” 防務解碼
“相比遼寧艦,首艘國產航母艦載機增加的數量,應該在10%左右?!?/blockquote>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黃玲
2017年9月24日,遼寧大連,正在進行舾裝的首艘國產航母與“遼寧艦”有神似之處,但甲板坡度減少了2度,僅為12度,有助于縮短滑躍起飛距離,節省燃料,加強艦體結構。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14日《南方周末》)
“相比遼寧艦,首艘國產航母艦載機增加的數量,應該在10%左右。”
“航母實際的力量、地位和作用,相當于海上的兩彈一星。具有很重要的戰略威懾和重要打擊功能,防御能力也很強。”
“中國已能建造任何型號的航母。”2017年11月,國產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充滿底氣地說。
胡問鳴的這句話再次挑動國人興奮的神經。關于“任何型號”的解讀,在軍迷的社交媒體刷屏。
“我們可以建造核動力航母了”、“電磁彈射要上航母了”。一時之間,軍迷們從鏡頭、衛星圖中努力尋覓新航母的印跡,試圖掀起它的神秘蓋頭。緊接著的12月初,有關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消息和高清圖也一個個被爆出。這些消息傳遞出的信號是明顯的:首艘國產航母的海試,離我們越來越近。
胡問鳴甚至表示,航母工程進度“有所提前”。這個表態同樣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航母將在年底進行海試”的聲音不絕于耳。
首艘國產航母的神秘面目
目前,首艘國產航母正在進行系泊試驗,即航母系泊在碼頭上,接通岸上的電力,來試動力、武器等各大系統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自首艘國產航母于2017年4月下水以來,它的每一次舉動,都激起國人聯想翩翩。
海軍軍事專家李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航母最遲應該也會在明年初進行海試。海試結束后,返廠檢驗,至于交付使用的時間,將根據海試時間才能預判。”
與瓦良格號改造而來的遼寧艦相比,首艘國產航母有它的影子,可又多了些不一樣。
從已經公布的圖片來看,首艘國產航母艦島比遼寧艦有所縮短,而高度增加了一些。在寸土寸金的航母上,縮小的艦島實際上增加了停飛機的面積,從而滿足更大的飛機出動量。
熟悉航母的軍迷發現,首艘國產航母仍然安裝了四面相控陣雷達,但位置和樣式與遼寧艦略有不同。最為明顯的就是,弧形的雷達罩不見了,這意味著它的散熱,不再需要雷達罩的幫助。
航母鋒利,取決于艦載機。
“艦載機是航母的手臂,航母的爪牙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