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古城:蜀漢興亡葭萌關
劍門關以北約40公里的嘉陵江與白龍江交匯處,自古兵家必爭之地。中國北方的諸侯列國進犯四川,一場曠日持久的血戰在此不可避免。
責任編輯:楊嘉敏
2017年12月6日,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這條658公里長、運營時速達250公里的高速鐵路,將西安與成都之間的列車運行時間由以前的12—16個小時縮短至3個小時。李白筆下的“蜀道難”指的就是關中與四川盆地之間的道路,這些從北往南、自西向東穿越秦嶺和大巴山的古蜀道道路網中,金牛道是大巴山四道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在金牛道上,有座昭化城。
劍門關以北約40公里的嘉陵江與白龍江交匯處,自古兵家必爭之地。中國北方的諸侯列國進犯四川,一場曠日持久的血戰在此不可避免。因為只有跨過了此地,才算真正踏上了征服巴蜀大地的途程。
這里,便是有“全蜀咽喉,川北鎖鑰”之稱的古葭萌關,也就是今天的昭化城。
葭萌關牌坊。
昭化,其城池的建成已4000余年,其確鑿的建縣史,可追溯至戰國末期秦國統治此地的公元前316年。東漢末年劉備依諸葛亮計西入四川,建立匡扶漢室的根據地,在尚未占領成都的情況下,在蜀地建立的第一個戰略據點便是昭化。
站在葭萌關外的牛頭山放眼四望,當年劉備應該是躊躇滿志、豪情萬丈。因為這地形地貌正如張松所獻地圖中所繪:“此城兩江匯合,繞城東去;金牛古道,穿城而過;劍門雄關,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此地雖屬“彈丸之城,卻有金湯之固。”據《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在此“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厲兵秣馬,積極備戰。公元212年,劉備率軍從昭化南下,攻劍門、克成都,建立了蜀漢王國。
真正讓葭萌關聞名于世的,是《三國演義》中描述的發生在此地的張飛夜戰馬超,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姜維兵困牛頭山,關羽義子關索之妻鮑三娘戰死桔柏渡,蜀漢后丞相費祎遇剌身亡等蕩氣回腸、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昭化的美名世代流傳的,則是那句“到了昭化,不想爹媽”的俗語。
城樓堅實 街巷撲朔
我是從名曰“瞻鳳”的東門進入昭化古城的。高大雄偉的城樓,令人感到似乎與彈丸之城不太相稱。進入門洞,其好幾米深的門廊又令人感到城墻非同一般的厚實。細看拱頂的墻磚,已被風雨侵蝕得斑斑駁駁;支撐城門的門墩及擱置門閂的碗口粗閂孔,已被無數次的開合啟落磨損得殘缺變形。這一切,確鑿地證明瞻鳳門是一道原汁原味的古城門。
據史書載,昭化“舊系土城”,明正德年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