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新駝鈴】戈壁灘上的“烤”驗
毒蜘蛛、高溫、寒冬、地震、孤寂……在戈壁荒漠堅守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烏茲別克斯坦加茲里戈壁灘,孤零零矗立著兩個天然氣壓氣站。站長為訪客詳細介紹壓氣站壓縮機組運行情況。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21日《南方周末》)
毒蜘蛛、高溫、寒冬、地震、孤寂……在戈壁荒漠堅守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2月的加茲里(Gazli)戈壁灘,風卷殘雪,身軀驟時冷透。盡管氣溫只有零下十多度。
在這塊276畝的土地上,孤零零矗立著兩個天然氣壓氣站:WKC2和GCS站。它們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州中部的加茲里戈壁灘,距離烏國天然氣重鎮加茲里約14公里。
WKC2站于2012年3月2日開始投產運行,作為中亞天然氣管道AB線上的干線壓氣站,負責對來自上游WKC1站的土庫曼斯坦天然氣以及來自GCS站的烏茲別克斯坦天然氣進行增壓輸往下游WKC3站,每年的輸送能力達300億方。
GCS站于2012年11月9日正式投產,負責對來自烏國輸氣公司的天然氣增壓注入AB線或者C線,每年的輸送能力達100億方。
據南方周末了解,今年冬天,中烏天然氣管道一方面協調烏茲別克斯坦輸氣公司,調整烏氣供氣通道,實現多氣源供氣;一方面開展節能降耗,優化管道運行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自用氣量。
“在國內用氣緊張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