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新駝鈴】在中亞做“張騫”
在這條能源絲路上,石油人既扮演著專業領域“領頭羊”的角色,又扮演著民間交流使者的角色,充當新時代的“張騫”。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管三代”陳子鑫與烏茲別克斯坦人“老卡”成為莫逆之交,開始充當民間交流使者。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21日《南方周末》)
在這條能源絲路上,石油人既扮演著專業領域“領頭羊”的角色,又扮演著民間交流使者的角色,充當新時代的“張騫”。
“管三代”與“老卡”
和一個年齡與外公年紀相仿的老外成為莫逆之交,有多難?不到30歲的“小鮮肉”陳子鑫說,很簡單。
陳子鑫是中亞管道公司中烏天然氣管道合資公司布哈拉管理處副經理,負責現場作業方案、全線的生產技術協調和管理,在管理崗上是最年輕的。他也是“管三代”——他的外公、爸爸都是從事油氣管道建設運營工作。
陳子鑫回憶說,他通過一條條間隔不等的身高線記下父親回家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