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隔壁的麗江:我們可能什么都不能改變

摩托車在高坡上熄火,張小三跳下來滿頭大汗猛踩發動機:“如果他們能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另一個世界,看到自己的落后,那 就夠了。我們能做什么,我們能教他們走出大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blockquote>

“麗江古城是座沒有圍墻的精神病院,里面都是全國各地的精神病人。”“張小三”(網名)和我沿著麗江古城外圍的馬路散步時說。

其實,在更多人眼中,張小三是才是“精神病人”。張小三是在麗江巨甸鎮路西村完小支教的老師,與 官方共青團組織的支教老師不同,除了學校管吃管住外,他在這個離麗江一百二十多公里的山溝當老師,沒有一分錢收入,日常用度全靠以前的積蓄。今年三月之 前,他是成都的一個小生意人,因為網上的一篇帖子,他和深圳長大、剛從劍橋回國的“紀曉嵐”(網名)一起成了貼主的下線,被發展成支教老師。上線是兩年來 此的北京女白領郭麗。

和張小三、紀曉嵐一起落戶路西小學的,還有我在《鳳凰周刊》的前同事張婷。張婷的上線并非郭麗,她兩年前就有了支教的心思,偶然的原因,這三個人成了同志。

要讓上一輩人理解他們并非易事,我母親就在知道張婷支教后意外得難以理解:她結婚了嗎?結 了。買房子了么?買了。那她開什么玩笑?難道就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一點責任感么?這些人啊,一點都不現實。

的確,上一代人見慣了空洞虛假的道德榜樣宣傳,長 期貧困和短缺的生活擠壓,把他們塑造成最不相信理想的現實主義者。而現實仿佛開了這個社會一個玩笑,受香港影響,頗有共產主義理想色彩模式義工組織,首先 在最臨近它的珠三角發展起來,很快蔓延到最開放的發達大中城市。在貧困山區,在汶川地震前線,到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