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讓眼淚流進大海

孩子們臉上慢慢有了笑容。讓眼淚流進大海,在傷痛中繼續前行。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療傷的路,還很漫長

責任編輯:李楠

“我家在彭州,父母都死了。”每當有人和9歲的常心怡說話,最后她都會加上這一句。常心怡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家庭。和她經歷相似的來自都江堰、綿陽和北川的89位兒童,被海南省廣電總臺邀請,到三亞的陽光海灘上接受為期15天的心理治療。他們中最大的16歲,最小的8歲。為這些災區孩子療傷的,有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心理治療師李子勛、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嚴文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驥、陳湘霖等16位專家。

嚴文華說,對于這些小孩子來說,大家只需要和他們在一起玩耍、做游戲就夠了,不需要帶著病人的假設去看待他們。來自北川陳家壩中學的劉應瓊校長這次也跟著她的學生來了。這位校長的期望是:通過這個活動讓這些備受創傷的孩子知道有很多人在關心他們,也希望藍天碧海能夠激發孩子們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孩子們在三亞呆的幾天,吃住行都安排得相當不錯??墒呛⒆觽內匀粫f好想回家。家,現在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就是一頂藍色的帳篷。但是,那一片土地,如今雖然支離破碎殘垣斷壁,卻是他們長大的地方,他們的親人也在那里長眠。

經過幾天的治療,孩子們臉上慢慢有了笑容。讓眼淚流進大海,在傷痛中繼續前行。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療傷的路,還很漫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目前災區有四類兒童最需要獲得社會心理援助。第一類是震前生活在孤兒院的兒童,他們現在被轉移到了臨時營地;第二類是災區那些生活在寄宿學校的兒童,他們現在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家人;第三類是地震時與父母在一起、但是父母在地震中喪生的兒童;第四類是因地震致殘的兒童。

 

 

在三亞亞龍灣海灘上,孩子們手拉手迎接海浪。作為心理治療的一個環節,這樣做可以讓他們學會勇敢地面對現實。(翁洹/圖)

來自四川彭州的董雪在歡迎晚會上,得知能見到偶像劉亦菲,激動得要哭。(翁洹/圖)

在三亞南山草坪上,心理專家帶領孩子們做游戲,失去了母親的馬敏丹只是沉默地玩弄手絹。(翁洹/圖)

在三亞大東海海灘上,來自四川彭州、失去父親的楊芷淳在獨自做沙雕。(翁洹/圖)

心理專家李驥在查看楊芷淳畫畫。繪畫作為心理治療的手段,可以折射出孩子內心未曾說出的感受。(翁洹/圖)

在三亞南山草坪上,來自四川彭州、失去父母的常心怡在心理專家的指引下扮演小白兔。(翁洹/圖)

兩位來自災區的小孩在玩耍氣球。對于大部分小孩子來說,能無憂無慮的玩耍就夠了,地震對他們的影響目前還只是一個未知數。(翁洹/圖)

網絡編輯:莫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