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突進“后遺癥”中國有85%動力電池產能閑置…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70萬輛,對應鋰電裝機將達到30GWh,產能利用率大概為15%。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70萬輛,對應鋰電裝機將達到30GWh,產能利用率大概為15%。

臨近年底,電池廠銷售小王愈發清閑。12月22日冬至這天,小王一上午都坐在辦公室玩手機,沒有客戶聯系,也沒有聯系客戶。

“前兩年的這個時候,手機響個不停,都是下訂單或者要求發貨的。”小王說。新能源汽車市場每到年底都會“翹尾”,市場驟然升溫,動力電池也供不應求。那時新能源車在補貼的推動下市場爆發,但產業鏈條配套并不完整,電池產能緊缺。較早進入動力電池行業的企業,產品往往被搶購。

不過,今年動力電池市場格局發生了巨變。12月20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的一篇文章中稱,“電池市場進入了明顯的淡季,這種淡和以往的淡不一樣,動力電池廠成為車企和原材料企業的夾心層,兩頭受氣。”

門庭冷落的電池企業,大部分是被業內稱為低端產能的小電池廠,今年銷售業績和利潤雙雙斷崖式下跌,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整個市場的供需狀況出現了反轉。

“前幾年動力電池在某些時間段供不應求,被搶購。今年動力電池的需求整體上還是在增加,但因為產能多了,沒有競爭力的小企業的境遇就差了。”劉彥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小王所在的電池廠過去以生產手機電池為主,前兩年才開始轉向動力電池。在深圳,有很多這樣的電池公司。“做動力電池,不是挖幾個人,搞幾臺設備就可以的,現在電池技術升級很快,很多小企業跟不上。”劉彥龍說。

據第五屆鋰電達沃斯論壇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為18.1GWh,而國內動力電池的產能已經超過200GWh,產能嚴重過剩。

“其實指的是低端產能的過剩,目前中國有超過200個電池廠,但是80%的出貨量由行業前十的企業完成,也就是說,銷量都集中在實力較強的優質電池廠,其他廠商分食剩余20%的市場,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出現。”一家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五的電池企業內部人士說。

兩年冒出一百多家企業

201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剛起步時,國內動力鋰電池的產能只有3200MWh,而產量只有653 MWh。

不過,在201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在補貼退坡等作用下,出現了“翹尾”,動力電池企業產能供應緊張,很多新能源車企訂單拿到了,卻買不到足夠的動力電池裝機。

在這種狀況下,車企對動力電池的質量等參數并不挑剔,“當時的補貼對電池只有續航里程等幾個參數的要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