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不喜歡城里,可女兒需要我”
他們為了照顧孫輩而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們共同的感受是自己跟不上時代了,無法融入城市。
責任編輯:錢昊平 呂宗恕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些老人為了照顧孫輩而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
他們為了照顧孫輩而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們共同的感受是自己跟不上時代了,無法融入城市。
2017年12月16日,是個周末,梁淑芬一大早就為家人張羅飯菜,燉雞、燉魚、大蔥蘸醬、蒸饅頭、包水餃,全是山東菜。
半年前,小外孫女出生后,56歲的梁淑芬離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老家山東煙臺,來到兩千多公里外的廣州,照顧女兒。這之前,她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老家的縣城。
如梁淑芬一樣,許多老人為了支持子女事業、照顧孫輩生活而背井離鄉、來到子女工作城市。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中國流動人口達2.47億人,流動老人將近1800萬,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
他們從全國各地四面八方來到子女的城市生活,他們看起來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實際上他們并不屬于這里。在人生暮年,如何化解孤獨和尋求歸屬,是老人及子女們共同面臨的難題。
“什么東西都是老家的好”
到了廣州,梁淑芬重拾做母親的角色,每天六點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