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到印度去創業
中國輸出的,不僅僅是“中國制造”,還有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這是中國在全球化道路上的新景觀。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印度新德里,印度人正在排隊參加一款中國品牌手機的發布會。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
中國輸出的,不僅僅是“中國制造”,還有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這是中國在全球化道路上的新景觀。
印度班加羅爾和美國紐約代表兩種不同的喧囂。
2017年12月21日,接通萬洪微信時,我端坐在班加羅爾甘地路上的Barton廣場,汽車喇叭聲一刻不停,我被一個巨大的噪聲氣旋圍住。
這一天,他在紐約,身后是中國在線信貸企業生產出的財富喧囂。在趣店、和信貸、拍拍貸、信而富、融360之后,分期樂母公司樂信即將上市。“陪分期樂的兄弟們看看,感受下。”
除了“與有榮焉”的參與感,更有萬洪的自我期許。私底下,和班加羅爾華人圈的朋友相處時,他并不掩飾自己的目標——把印度版分期樂KrazyBee送到納斯達克。
KrazyBee的出現,預示著中國全球化道路上的新景觀。如今,中國輸出的,不僅僅是五花八門的“中國制造”,還有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
“逃離”深圳
派駐班加羅爾華為研究院五年后,2015年底,萬洪被華為調回深圳總部。兩個月后,他決定離職,回到班加羅爾。
張鵬曾在康佳印度工作五年,“走在(深圳)大街上,就自然地咧開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