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在游戲里改造城中村
它們的商業化程度非常高,跟村外面的城市商業區沒什么區別。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看上去一盤散沙, 其實有一套規則” 在游戲里改造城中村》)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文化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又不緊隨時代變幻,但其珍貴毋庸置疑。不趨時,不拘泥,方能保存共同體的文化精髓。
它們的商業化程度非常高,跟村外面的城市商業區沒什么區別。
游戲里的資源不是錢,而是城中村的街道舒適度、街道混亂度和商業度。
你住在一座城中村,村民們叫這里“天堂”。生活久了,你開始厭倦熟悉的一切。
恍然間,你擁有了改造天堂村的超能力,可以重新砌墻修路、養花種草,也可以建造商場、籃球場和公園。你每一次點擊鼠標,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把天堂村變得面貌迥異……
這是“城中村研究游戲”的劇情。“城中村”是2017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的主題,參展作品包括兩百多位藝術家的建筑案例、裝置藝術、影像資料,以及這款“城中村研究游戲”。
每輪游戲在5分鐘后結束,此時,大屏幕上出現改造后的城中村圖景,以及玩家的成績排名。想在游戲中獲得高分,需要用最少操作改變最多場景,這意味著玩家在5分鐘內體驗到了更多不同的生活。每個玩家都可以掃描二維碼,把自己“創作”的城中村存進手機里。
“大部分人,包括生活在城中村的人,其實并不是很清楚‘城中村’究竟是什么樣的狀態。”游戲設計者程文杰和楊之懿都是上海建筑師,他們相信,不斷改變周遭環境的同時,玩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