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傳統文化再不活化,就真沒人看了” App榫卯、折扇里的民間藝術
二十多歲時,孫勇在《世界文學》雜志上讀到了毛姆的短篇小說《紅毛》,“看完之后就傻掉了”。
責任編輯:呂明合 宋宇 邢人儼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折扇app分為欣賞、形制、工藝、歷史、扇坊五個板塊,連接起了用戶、插畫師、印刷廠、扇廠,試圖通過三維動畫呈現傳統民藝。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傳統文化再不活化,就真沒人看了” App榫卯、折扇里的民間藝術》)
二十多歲時,孫勇在《世界文學》雜志上讀到了毛姆的短篇小說《紅毛》,“看完之后就傻掉了”。故事里,水手“紅毛”與愛人重逢,面對面說話卻認不出對方。
“小說超出我的體驗,太夸張了,滄海桑田,時間改變了一切。”孫勇認為少時讀的書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自己的人生,“偉大作家會啟發你思考,前段時間我又重讀博爾赫斯,感受跟早些年完全不同。”
1975年,孫勇出生于內蒙古通遼市。他成長于縣城,逃學去錄像廳、臺球室、游戲廳,意外地給未來的工作埋下伏筆:“比如打街機,當時是一種新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不是看電視只接受畫面,這種體驗是豐富、立體的。”
孫勇如今從事設計工作,他創立的泰格優思(Tag Design)公司幾年前因民間藝術App榫卯聲名鵲起。榫卯利用3D技術介紹中國傳統木工工具及工藝,2014年6月一上線就反響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