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大理客棧老板的新年愿望:一起開業
酒店、酒吧、租車甚至花地都冷下來?!耙粯s俱榮,一損俱損,這才是真正的共生?,F在發現,我們都是一個繩子上的螞蚱?!?/blockquote>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蔣夢筱
2017年,洱海邊上的客棧集體停業整頓。如今有部分已復業,但老板仍忐忑。
(本文首發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
“經營客棧,你立足的是什么?是洱海。不能說洱海不是你家鄉的湖泊就為所欲為,不能說在意客棧的地勢、設備、投資金額,就忽略了環保。”
酒店、酒吧、租車甚至花地都冷下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才是真正的共生?,F在發現,我們都是一個繩子上的螞蚱。”
西伯利亞的紅嘴鷗又回來大理過冬了,遠方的客人卻沒有回來。經歷了將近兩百天的等待,祁一遐卻發現,他的客棧重新開業后,訂單并未如預期出現井噴。
因處于水體中營養向富營養惡化的關鍵拐點,2017年3月,大理發起了保護洱海的“七大行動”。從截污納污、生態農業到餐飲客棧整治,3月31日,一紙《關于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的通告》(以下簡稱3·31文件),叫停了近兩千家餐飲客棧經營戶。
首批28家客棧在2017年國慶前恢復營業。轉眼已到年底,祁一遐的印象中,和自己一樣復業的客棧約有五十家。
對客棧老板而言,2017年最艱難的時光已經過去。在關停兩三個月后,不知政策何往,連媒體也失去了報道的興趣,他們茫然地給未曾謀面的微信好友發消息,哪怕只是聽到一句安慰。
媒體報道稱,2016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