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退休,如何落實

可以說,“院士”從誕生之日起,就按照國家規定被暫緩退休。

責任編輯:錢昊平

退休的秦伯益院士在書房里。(南方周末記者 譚暢/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4日《南方周末》)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此后各部門一直在推動。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將最后執行期限定在2017年12月31日。如今改革任務的時間點已過,多位院士均表示尚未接到退休通知。人社部相關部門回復南方周末記者,已經了解到有關情況,正在做相關研究。專家指出,院士退休制度需待相關配套政策確定后實施。

可以說,“院士”從誕生之日起,就按照國家規定被暫緩退休。

“院士退休后的待遇應由單位和社會定,總體上應充分照顧和考慮老同志的貢獻,不應低于之前在職時的待遇。”

“從有要求院士退休的消息開始,我們就啟動了調研。”2017年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離退休工作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這位人士也含蓄地提及了四年前的那場輿論風波,2013年11月,伴隨著新聞媒體對“中國唯一獲準退休院士”秦伯益的輪番報道,人們猛然發現,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沒有退休機制,即便自己想退,所在單位也難批準。

當時,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結束,提出了“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一年以后,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2月下發了一份文件,進一步明確“院士年滿70歲退休”。

文件還給了兩年緩沖期:“目前已超過70周歲和2017年12月31日前將年滿70周歲的院士,確因工作需要可延緩到2017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手續。”

眼下改革任務的時間點已過,但“院士退休”尚未啟動。

“還在內部征求意見,所有細節都沒敲定。”中國科學院離退休工作局那位工作人員說,在院士退休實施辦法正式出臺前,兩百多名工作關系在中科院的70歲以上的院士還不會統一辦理退休手續。

事關一千六百多名兩院院士的退休政策究竟如何落實?2018年1月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部門回復南方周末記者說,已了解到相關情況,關于院士退休的政策,正在做相關研究。專家指出,院士退休制度需待相關配套政策確定后實施。

“暫緩離退休”

中科院現有八百多名院士,其中四百多人年過70歲,除了工作關系在中科院的兩百多人,還有約半數工作關系在高校、部隊或其他科研機構。

與中科院不同,中國工程院不設實體研究機構,所有院士的工作關系都保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