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亞于“寶萬之爭”的新賭局
這其實是一次不亞于寶萬之爭的巨大落注。
責任編輯:顧策
寶能拿下觀致汽車控股權,進入一個更大的賭局。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4日《南方周末》)
這其實是一次不亞于寶萬之爭的巨大落注。表面上看,獲取生產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得到一個定位高端打造了十年的品牌后,65億、140億或者300億的投入便有了相關保證。問題是,寶能也就此躋身一個更為瘋狂的競逐中。
2016年7月,這個46歲的潮汕人正處于其事業巔峰,他做了一個小小的決定。無關地產,不涉保險,不過是成立一家汽車租賃公司而已。
五個月后,姚振華才會因那宗耗資450億的敵意并購,成為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口中的“野蠻人”。再過83天,他才會被保監會科以個人禁入保險業十年的處罰。
沒有太多人關注到這則信息。畢竟在這個受資本青睞的共享出行領域,程維、柳青治下的滴滴才是頭部玩家。
此刻坐鎮深圳寶安北路深業物流大廈19樓的他,手握25.4%萬科公司流通股份后已不愿再久拖不決。那份要求罷免王石在內10名萬科董事及2名監事的通告引發強烈反彈,本是意料之中;而后者由企業工會出面發起訴訟,甚至公開參與購買萬科股份9個資管計劃底細的反擊,亦有跡可循。
無論一鼓作氣,還是半路收兵,這場震動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大戲已到最緊要的關頭。
就像一位圍棋手中腹角力正酣時突然脫離主戰場漫不經心角上一點,姚振華此時做出的決策,缺乏明晰的商業邏輯。
姚對汽車及相關產業的興趣由來已久,否則斷不會在十年前就在深圳梨園路128號蓋起一座寶能汽車大廈。但如同所有分析師注意到的那樣,地產和以保險為代表的綜合金融才是支撐寶能集團的雙底柱,而新成立的這家注冊于前海的聯動云汽車租賃公司,只是讓是年胡潤百富榜上的殿軍又生出一家子公司罷了。
哪怕之后寶能方面瞞天過海成功控制了在香港上市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