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的孩子會更多痛苦?

出版詩集,并不意味著她從此就要成為一個詩人,一個“人”肯定比一個“詩人”更重要。

責任編輯:戴志勇

每個人都要找到屬于他個人的表達方式,寫詩,畫畫,唱歌,聽音樂,運動,下棋,發呆……并且,可以借此建立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聯系。(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4日《南方周末》)

出版詩集,并不意味著她從此就要成為一個詩人,一個“人”肯定比一個“詩人”更重要。

可喜可賀,女兒的詩集《禮物:蔣筱寒詩選2004-2015》就要出版了!

閱讀女兒這些稚拙的詩歌,作為母親,我欣慰于詩歌對孩子的成全救贖之力量;作為讀者,我體悟到詩歌之美,也發現了遠遠大于詩歌的東西。

女兒出版詩集,并不意味著她從此就要成為一個詩人,一個“人”肯定比一個“詩人”更重要。小寒之于她的詩歌,與其說是我引導她寫詩,不如說是她選擇了詩歌這種表達、救贖自己的方式。我所做的,只是沒有去阻止。

每個人都要找到屬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