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詩人談起私生活阿多尼斯與谷川俊太郎相遇
他們分別自巴黎和東京遠道而來,在香港詩歌之夜2017相遇了。
責任編輯:邢人儼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
87歲的阿多尼斯與86歲的谷川俊太郎——一位是敘利亞流亡詩人,長年盤踞諾貝爾賠率榜的前列;一位是日本的國民詩人、教科書詩人。他們分別自巴黎和東京遠道而來,在香港詩歌之夜2017相遇了。
2017年11月26日,兩位詩人帶著各自的翻譯,共進了早餐。當天下午,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他們進行了一場“世紀對話”。
這兩位詩人的風格和思維都迥然不同。
谷川俊太郎身形削瘦、個子不高,弓著身子從人群中穿過。他寡言少語,接受媒體群訪時,自稱“最不愿說話的人”。他詩作的譯者田原也是此行翻譯,谷川的回答簡潔短促,每句話停頓之處,田原立刻把它翻成中文。
采訪最初的幾個問題進展不良:“幾十年過去了,您對什么是愛有了答案了嗎?”“愛是秘密,我說不出來。”“谷川老師還是獨居嗎?”“也是秘密,不告訴你。”
空氣中彌漫著沉默。谷川曾說,“詩歌的根源是沉默”。他的詩歌被收錄進日本中小學教科書,讀者群覆蓋各個年齡層,“之所以得到這么多讀者的共鳴,大概是因為我把日本人獨有的感受性通過語言表現出來了吧……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詩歌形式之一,為什么日本人會喜歡?就是因為俳句是一種沉默的形式。在這方面,我與日本普通國民心意相通”。
當然,谷川俊太郎也具有日本人小心翼翼的禮節,勉力配合采訪。談起自己的日常生活,他打開話匣。“我每周都接受很多采訪,和不同領域的人對話。因為我沒有雇助手,沒有事務所,所有的約稿、傳真都是我一個人處理。在處理完這些事務后,我才開始寫詩。”
阿多尼斯戴著黑色禮帽,系著大紅色圍巾。這是他的標配,他曾解釋“只有紅色才是顏色,其他都不算顏色,紅色是代表生命的顏色”。阿多尼斯有哲人的思維,回答總是一長串。翻譯薛慶國也是他合作已久的中文譯者,用紙筆在一旁快速記下,待一大段后再完整翻譯。
阿多尼斯欣賞赫拉克利特、尼采與海德格爾。“每一首偉大的詩歌都表達了偉大的哲學,這就是我所認為的詩歌與哲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