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汽車與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榜及解讀
汽車與房地產行業是過去十五年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由于不同行業的經營模式不同,其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也存在著差異,因此2017 年的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單推出了汽車與房地產行業的社會責任榜單。汽車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一方面關乎我國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汽車行業的高碳排放量以及房地產的房價與土地占用等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構建了經濟指標、管理指標、合規指標、環境指標、社區指標五個維度來衡量汽車行業和房地產行業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水平,下面我們將通過榜單來共同了解這兩個行業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一、汽車行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分析
2009 年開始,中國已經連續7年位居全球汽車銷量榜首。一直以來汽車產業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就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出行效率做出了不少貢獻。但從汽車行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總體情況來看,不同類型的企業對社會責任履行重視程度差距較大,評分從最低分20.42到最高分79.56,說明一些汽車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意識并不強。
我國自有汽車品牌的發展有利于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加強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全球汽車品牌的競爭,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以取得更好的業績。比較2016 年度各國品牌的社會責任評分,發現德國以及美國品牌在分數上表現較好,而中國、日本和韓國品牌中50 分以下分段的企業占比達到35%以上,可見歐美國家所屬品牌社會責任履行的整體水平要優于亞洲國家,歐美國家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提出較早,也有比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與較完善的報告體系??梢娢覈杂衅放频钠嚻髽I的社會責任意識仍需加強。
1.經濟表現與市場責任
經濟責任是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企業抓住市場機會實現收益,才能為利益相關者提供足夠的經濟價值奠定基礎。2016年度汽車行業營業總收入平均增長率達到15%,顯示汽車行業仍處于中高速的發展中。其中多家企業的營收增長率達到了100%以上,2016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最高的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實現了320億的凈利潤,但也有五家虧損企業,榜單汽車企業的平均凈利潤為43.5億,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0%。汽車企業在2016年凈資產的平均增長率13.7%,平均凈資產規模超過了100億,表明汽車行業各企業的經濟規模仍處于擴張階段。另外,2016年度上榜汽車企業共為政府創造2148億元稅收收入,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2.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建立
汽車行業中80%以上的企業都建立起了社會責任管理團隊以及具體的目標和考核體系,有12家企業尚未建立社會責任管理團隊。13家汽車企業缺乏社會責任管理的明確目標與考核評價機制,因此汽車企業仍需要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3.產品安全和服務質量
汽車行業企業比較注重事前的產品安全和服務,在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產品質量認證、產品與服務的可持續評估體系建立等合規性指標上有較高的評分。但是存在重大消費者投訴、虛假宣傳以及受到處罰的企業比例仍然較高,說明汽車企業在消費者關系角度的社會責任履行有所欠缺。
4.員工權益保護
員工的權益和發展與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2016年度汽車行業員工權益保護指標平均值為7.56(總分11分),并未出現沒有及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的現象,也基本沒有出現勞工糾紛,說明汽車企業整體在員工權益保護方面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較好。
但是汽車行業中四分之一的企業都沒有建立EHS管理體系和通過社會責任標準SA8000認證,表明目前我國仍有汽車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主動與積極性不高,大多只是出于國家政策規定等合規性舉措,對于EHS管理體系建立等幫助保護員工基本權益的措施,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建立。
5.環境保護
本榜單調查的汽車企業中有30%沒有通過國際環境管理認證ISO14000,25%的企業曾有過排放超標記錄、遠高于其他行業的企業,其中有4家企業曾因違反環境法規而受到國家監管部門處罰,可見汽車行業在節能減排上的難度還是存在的,并且排放超標行為較多,仍然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控制排放,開發新能源汽車,加大研發投入。另外58家企業中有19家企業沒有發起或參與環境類社會行動,表明主動與自愿性還有待加強。
目前我國汽車企業環境影響管理體系的建設仍在進行中,在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75%以上的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有一定的研發投入,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競爭力同時實現節能減排,說明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是大勢所趨。
6.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通過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企業得以向其他利益相關者傳遞消息,2016年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的汽車企業只占上榜汽車總量的55.17%,其中經過第三方評估審核的社會責任報告不足總數的一半。我國汽車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主動性以及社會責任信息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7.社區表現和公益捐贈
汽車行業企業在2016年進行的慈善捐贈總額約為4.38億元,74%以上的汽車企業都曾經參與各類社區公益事業。其中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通用汽車(中國)的捐贈數額占自身營業收入比例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都是外資企業,說明國有及民營汽車企業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和公益捐贈的社會責任履行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二、房地產行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分析
房地產行業的各項經營活動與社會責任履行有緊密的聯系。房價近年來的持續走高,對普通家庭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并提前透支了未來的消費,甚至會引發各類社會問題。從本榜單構建的評價體系得到的結果來看,房地產行業的社會責任評分從最低分19.84 到最高分77.65,有32%的企業處在40 分以下分段,可見我國房地產行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總體情況并不樂觀。
1.經濟表現與市場責任
2016 年度房地產行業的加權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仍高達28%,其中有3 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在100%以上,說明我國的房地產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期。房地產行業的盈利也穩中有升,2016 年所有調研樣本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都大于零,沒有出現虧損,行業平均凈利潤為42.6 億,增長率也超過了20%。此外房地產企業的凈資產平均增長率22.5%,表明房地產企業的規模仍在擴大。
2.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建立
在調查的房地產行業中有80%的企業建立起了社會責任管理團隊,但設立了明確目標及考核的企業只有58%。說明我國部分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尚不完善,缺乏具體的目標與考核方法,很難在實質上落實了對社會責任履行。
3.產品安全和服務質量
房屋質量以及物業服務是居民安居樂業的基本保障,在對消費者的責任上,所有被調查的企業均通過了ISO9001 質量管理認證,說明消費者對房地產的質量要求較高,各企業都自愿為了提高質量信譽從而擴大銷售量。但有2 家房地產發生過重大消費者投訴事件,有3家企業進行過虛假宣傳,此外仍有30%的房地產企業未建立產品與服務的可持續評估體系。因此房地產企業的產品服務質量仍有提升的空間。
4.員工權益保護
房地產行業雇傭的員工人數在2016年有微幅增加,平均員工增長率為3%。沒有出現未及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的現象,但有兩家企業存在重大勞動糾紛事項。另外在日常員工權益保護和管理中,近20%的企業都沒有建立EHS管理體系和通過社會責任標準SA8000認證。
5.環境保護
與汽車行業一樣,房地產行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容易對環境造成破壞,因此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榜單調查的房地產企業中80%的企業通過了國際環境管理認證ISO14000,而環境影響管理體系建設上,大部分企業并沒有制定綠色管理體系,一半的房地產企業不對供應商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有近30%的企業沒有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制定。此外近一半的房地產企業沒有發起或與環境類社會行動,表明房地產企業仍需要提升環境保護工作的主動性和規范性。
6.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2016 年只有46%的房地產企業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其中經過第三方評估審核的社會責任報告數量為27份中的13份。房地產企業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數量不多,且由于很少社會責任報告是經過第三方進行評估審核的,因此所披露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靠性還需提高。
7.社區表現和公益捐贈
房地產行業對公益捐贈表現得較為積極。60%的房地產企業有參與社區公益事業,2016年度共有43家企業進行了慈善捐贈,共計29.5億元。但各公司之間捐贈金額差額較大,部分房地產企業對社區公益事業表現并不積極。
三、結論
基于上述對汽車行業與房地產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汽車行業與房地產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仍然有待提高、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與體系建設仍然有待完善。未來汽車與房地產行業企業仍需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履行水平:(1)企業在提升經營業績的同時應積極協調社會責任的履行,保持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2)企業應該建立規范化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團隊,同時設立明確的目標和考核機制;(3)企業應聘請獨立第三方對社會責任報告進行鑒證,提升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給利益相關者傳遞更準確的信息;(4)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汽車行業應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管理體系建設,披露低碳綠色環保指標,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提升中國品牌競爭力;(5)對房地產行業應加強政府主導,穩定房價。企業應在保證房屋質量的前提下,注重自身環保體系的建設,多種手段發展綠色管理體系,從各個維度保證利益相關者權益。此外,政府加快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及制度建設,鼓勵行業內大型企業發揮示范作用等也有助于提升行業整體的社會責任履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