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監督機制根治數字造假

這種“新官”與“舊賬”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屬于可以繼續改革完善的異體監督,可以進一步把離任審計做實,讓新舊交接有章可循,暴露在陽光下,這能有效抑制“官出數字”。

責任編輯:呂明合 何海寧

 

造假帶來的問題很多,首先是嚴重違反預算法,屬于政府違法行為。其次誤導中央決策,損害了政府的整體形象和威信。(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

2018年1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自曝家丑”:政府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部分旗區縣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等,經財政審計部門反復審計后,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占總量的26.3%。此前,也有別的省份曝出財政數據造假問題。“自曝家丑”勇氣可嘉,顯示出較強的發展擔當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