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臉”,提升城市安全感

人臉識別,讓不可能成為過去。

責任編輯:姚憶江

曠視科技核心技術被公安部列入重點科技推廣目錄。2017年7月,曠視與某市合作開展人臉識別系統反恐,47天抓獲逃犯76人。(曠視科技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

未來,步態識別將成為人像識別的核心突破,即使你易容、易裝、易車,但走路的姿態是不會改變的。

各部門間的數據難以打通,不同的系統不能共享資源,成了資源孤島,即便是公安系統,在進行不同警種、不同地區、不同部門間的視頻檢索與回看時也處處制肘。

2018年1月8日,深圳,小雨。

在紅燈還剩四十多秒時,一名叫巫彬的男子騎著自行車,后座載著女兒軋過斑馬線,沒在意正指揮交通的交警。

他想不到的是,闖紅燈這一幕,被深圳交警的人臉識別系統抓拍到,連同他的姓名、身份證號,予以公示。他的頭像,也會出現在安全島上的顯示屏上,這是他送女兒上下學的必經之路。

人臉識別的“天網”一旦開啟,無論要搜尋的人身在何處,都能通過動態人臉識別,在數秒內識別20億人,對目標的面部準確定位,這是科幻片《少數派報告》中的情節。如今正在成為中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一個事關每一個人安全感的戰場,已經成為現實,如同熱兵器取代冷兵器般,一支新銳力量在勢不可擋地崛起,人臉識別在改變著戰場規則。

艾瑞咨詢發布《2017年計算機視覺行業研究報告》估計,2017年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預期為40億元,而憑借安防領域的爆發性增長,預期2020年將增長至725億元。

做全球治安最好的國家

一個英國“嫌疑犯”,在中國西南邊陲栽了跟頭。

2017年11月13日17時,一個舉著自拍桿拍攝的英國人,剛入貴陽站,兩名警察就從他身后包圍過去。

“我等著你們呢。”他并不意外,束手就擒。

這場貓鼠游戲的主角,是BBC記者蘇德沃斯,他為采訪“天網”工程而來。在貴陽市公安局,他主動提出扮演逃犯,測試系統成效。

緊張的抓捕從錄入他的照片開始。離開前,他還“挑釁”了一下:“看你們花多久找到我。”

隨著他下車,計時開始。過天橋時,他發現橋上裝了三個攝像頭。此時,他和橋上多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