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性騷擾,應有可操作性
近年來,教師性騷擾性侵女生的報道不時成為熱點。
責任編輯:陳斌
就高校而言,導師權力過大,可決定學生的論文通過與否及能否拿到學位,但又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正是高校性騷擾性侵事件發生的深層機制。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
2018新年伊始,身在國外的羅某,舉報自己在北航直博期間副導師陳某曾對自己意圖不軌。當時,陳某借故讓她到某處,進門后將防盜門反鎖,自述與妻子關系不好、性生活不和諧,然后霸王硬上弓。在羅某哭訴自己是處女后,陳某中止了行為,稱剛才是對她的“品行測試”,但此后就一直給羅某小鞋穿,“在他手下讀書的幾年,是我人生的噩夢,因為被欺負得太厲害,出國前還得了抑郁癥”。目前,陳某因涉嫌性騷擾被學校停職調查。
如果羅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