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經典藝術的衰落不是藝術的問題,是我們的恥辱
對譚盾來說,向世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比音樂本身更重要。
責任編輯:邢人儼
譚盾
1月15日晚上七點半,深圳保利劇院,譚盾身著黑色西服,臉上帶著優雅的笑容,手握指揮棒,從后臺輕快地邁步來到舞臺中央。
音樂會在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焰火》中拉開了帷幕。
盡管與深圳交響樂團合作過多次,譚盾還是提前三天來到深圳排練。他要打破新年音樂會只用古典曲目的傳統,嘗試將現代樂和古典樂交融在一起演奏。
音樂會曲目再次呈現了譚盾一以貫之的多元化音樂表現形式,既有首次演出的、根據武俠三部曲(《臥虎藏龍》《英雄》《夜宴》)改編的《三重協奏曲》,也有在交響詩《風與鳥的密語》中,由樂手掏出手機集體放出錄好的鳥鳴聲這樣大膽的嘗試。
兩次返場后,音樂會在《春節序曲》中落幕。接下來,譚盾還將轉戰長沙。
過去五年,譚盾每年都會在墨爾本舉辦新年音樂會。2018年2月15日,譚盾將領銜深圳交響樂團在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完成他在美國的第一個新年音樂會。對譚盾來說,向世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比音樂本身更重要。
南方周末:一般新年音樂會的曲目都以古典為主,這次音樂會曲目里既有古典的又有當代的,為什么會有這個想法?
譚盾:我看中國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常常發現有一些故事和制作都低估了觀眾的水準,做出來的東西讓人覺得似乎太大眾化了,現在人們的教育水準甚至比有些拍攝制作的人還要高,音樂界其實也有這個問題,我們常常避開充滿創意的、現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