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改革這一年

“一些非奧運項目已經先走了幾步,很快就要輪到奧運項目?!?/blockquote>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7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中國政府網截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18日《南方周末》)

“一些非奧運項目已經先走了幾步,很快就要輪到奧運項目。”

“完全去掉舉國體制肯定是不行的,不邁向市場更不行。”

與往屆奧運備戰辦不同,現在的備戰辦更接近于中國奧委會實體化的孵化器。

2017年12月23日,全國體育局長會議在京召開。

還在適應角色的姚明,以籃協主席的身份出席了大會,輪到他發言時,工作人員發現話筒的高度還不到他的胸口,只好臨時找來了話筒架,并調到最高位置,但仍夠不著姚明的嘴巴。“姚巨人”無奈一笑,只好手持話筒。

這一次,姚明是作為體育社團改革的代表上臺講話。

一年前,也是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履新體育總局局長不久的茍仲文意外點名姚明:“我看籃球就可以請姚明當協會主席,籃球讓籃球人自己去做。”

很快,姚明就成了籃協主席,這成為中國體育改革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此后一大批明星運動員替代官員,執掌各個單項運動體育協會。過去,坐在這些位置上都是正司級官員。

以體育協會實體化為號角,一場沉寂了近二十年的體育改革重啟,引人注目的同時,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茍仲文出席政協體育界別聯組會議時,回應了外界對改革的爭議和期待。

“當下我們沒有別的路子可走,還是要走改革之路,把市場和計劃平衡好。完全去掉舉國體制肯定是不行的,不邁向市場更不行”,茍仲文呼吁“下一步要加大改革,希望各方面能夠給些理解和支持”。

從弱勢項目入手

姚明擔任籃協主席之前,體育改革的思路已經在醞釀。

據媒體公開報道,2016年12月底,茍仲文擔任體育總局局長后召開第一次全國體育局長會議時,他沒按慣例讓政法司起草文件,也沒有讓秘書來執筆,而是自己親自執筆寫了一份施政綱領,重點就是各個單項體育協會的實體化。

過去,單項體育協會和各管理中心人、財、物不分。“體育協會成了管理中心的一塊牌子,空有其名。”華南師范大學教授、體育社會學家盧元鎮說,協會主席也由各項目管理中心主任兼任,“哪塊牌子好用,就用哪塊牌子”。

這種體制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管理中心主任是行政干部,有任期限制,到了60歲必須退休,這與體育事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