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一個樓市危機樣本
“現在麗水房地產的未來握在麗水老百姓手中,他們持幣觀望不買房,就是麗水房地產最大的問題?!睆埧嫡f。但是,更大的問題是房地產企業嚴重緊張的資金鏈。
責任編輯:夏英
在不斷收緊的房地產信貸政策以及越來越不利的房市大勢下,主要依賴民間融資的浙江麗水房地產商陷入了民間資金抽逃、資金鏈瀕臨斷裂的危險境地。
眼下的境況,與去年該地每平方米房價過萬的盛況,堪稱冰火兩重天
炎夏將至,浙江麗水市的房市卻透出絲絲寒意。
4月23日,麗水政府拍賣四幅共140畝土地,竟有三幅流拍,這與去年7月間數十家房地產公司搶著拿地形成鮮明對比。惟一成交的釀造廠地塊,被當地的正達房地產公司拿下,但每平方米樓板價卻僅為7500元,不到去年該地塊第一次被拍賣時價格的一半。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地產市場的變冷已經體現在最近幾個月節節下滑的房價上。去年年末當地的商品房最高的每平方米賣到一萬三四,普遍的也在萬元左右,但現在價格已經大大落下來了。
5月開盤的萬錦花苑,均價降到了七千多,起價只有六千多。當地的元正房地產公司董事長趙偉龍,也將在5月開盤的碧湖鎮別墅項目“甌江花苑”均價定在了七千多元。
對當地老百姓來說,房地產市場的變冷,讓他們喜憂參半,甚至是憂多于喜。房價的下降固然可以讓他們買到更便宜的房子,但對于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到房地產公司集資中去的麗水百姓來說,房價的下跌,又意味著高利放貸給房地產公司的錢有可能收不回來。
市場上不斷傳來哪家哪家房地產公司資金吃緊的消息,加重了這種擔心。其實,不用看別的,只要看看最近市場上利息不斷上揚的情況,就能明白開發商有多需要錢,也有多缺錢。眼下,房地產公司向當地百姓募集資金的價格已經上揚到每月2%利息。
對于這個人口僅在二十多萬、經濟在浙江省排名最后的山區地級市來說,即將到來的夏天,將因為一年來小城房地產市場的劇變,而顯得異常難熬。
房市,高漲的房市
當時間進入2007年時,浙江麗水的百姓發現,當地房市裹脅著2006年的余威,正在以空前的熱潮開場。在這個時候,只要是房子,就有人買;甚至房子還沒開工,圖紙剛出來,房子就會被人預定一空。熱銷之中,年中時,麗水房價直沖七八千。
在外地人看來,這是非常不可理解的。2007年全市人均GDP還不到1.7萬、主城區人口僅僅二十多萬的小城,房價何以如此離譜?
政府和當地房地產商并不這么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麗水,主城區位于一個四面環山的狹小盆地之中,經過2000年以來的快速城市化,麗水盆地的土地幾乎被城區全部覆蓋,但城區人口在撤地設市的5年內,卻激增了三分之一,并還在繼續增長。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以來,在缺地大山中無法發展的麗水人,攜親帶友外出經商,已經成為傳統。
按照麗水駐京辦2004年的調查,僅在北京創業的麗水人就達到了4萬人,籌資23.55億元,僅超市就創辦了2400多家,還有服裝加工批發企業200多家,以及建材、裝潢、貿易以及食用菌等的批發零售。
這都是九牛一毛。在麗水下屬的只有48萬人口的青田縣,從明末就開始外出經商謀生的青田人,至今形成了約22萬多青田華僑,主要分布在歐洲。最近幾年,僅通過正規渠道,這些華僑每年從境外匯入的外匯,就達到10億美元。鄉土觀念濃厚的麗水人和青田華僑,在發財之后衣錦還鄉,買房置業成為個人和家族成功的標志。
這為地產商提供了最大的需求。在青田縣城,房價至今平均比麗水市區還要高30%以上。2006年后隨著人民幣加速升值,青田華僑進一步到當地的房價洼地麗水大量買房。“青田華僑在麗水經常是一買就是一個單元房。”與華僑和房地商接觸頗多的麗水國土局副局長張康說。在2007年政府的摸排中,建設局發現,2007年上半年,麗水的房子40%賣給了麗水本地人,其余32%是青田華僑,28%是麗水下屬各縣的人。
經商的傳統還給麗水人帶來了一個巨額財富增值通道:集資。受近鄰溫州的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