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沒有公孫策
宋代開封府的判官、推官、左右軍巡使、軍巡判官,都是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受過司法專業訓練的司法官。
責任編輯:陳斌
公孫策其實是清朝文人根據當時的刑名師爺形象塑造出來的文學人物。圖為演員范鴻軒飾演電視劇《包青天》中的人物的公孫策。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18日《南方周末》)
宋代開封府的判官、推官、左右軍巡使、軍巡判官,都是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受過司法專業訓練的司法官,從司法專業的角度來說,宋王朝也不需要刑名師爺,開封府亦不需要公孫策。
看過清代公案小說《三俠五義》或電視劇《包青天》《少年包青天》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包公身邊有一位見多識廣的得力助手,叫做公孫策,是開封府的主簿。但歷史上并沒有公孫策這號人,宋代的開封府也不置主簿一職。公孫策其實是清朝文人根據當時的刑名師爺形象塑造出來的文學人物。
師爺是清代地方長官私人聘請的行政顧問,又稱“幕友”。在清朝,幾乎每一個地方衙門,不論小大,都得有若干幕友,“自督撫以迄州縣,凡兵刑錢谷,事極紛繁,茍非佐理有人,豈能免夫叢脞。故一署之中,(幕友)多者十余人,少亦三五人,匡正贊襄,責任頗為繁重”。再小的州縣衙門,都得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