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恐怖記憶
遭遇嚴重心理創傷事件的人會將恐怖情緒藏在大腦深處。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17年8月27日,成都。日本恐怖漫畫宗師伊藤潤二經典美學AR體驗展在成都東郊記憶開展,展覽結合AR視覺科技,將現實作品和虛擬場景相結合。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18日《南方周末》)
遭遇嚴重心理創傷事件的人會將恐怖情緒藏在大腦深處。處于休眠狀態的恐懼記憶一旦被刺激和觸發,就會引發強烈的精神性疾病,即創傷后應激障礙癥。最近科學家利用小鼠實驗找到了恐怖記憶的藏身之所,并嘗試抑制甚至抹去這種不良記憶。
每個人的大腦里都有一個“戰斗”或“逃跑”系統,這個系統幫助我們應對突發的、可怕的、生死攸關的情況。不過當遭遇重大創傷事件后,這個系統有時會失控,即在創傷事件結束后,部分人的大腦不會平靜下來,相反,他們會陷入恐懼狀態中。
統計結果顯示,約8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創傷性事件,其中有5%~10%的人會經歷嚴重的心理創傷事件。遭遇嚴重心理創傷事件的人會將恐怖情緒藏在大腦深處。處于休眠狀態的恐懼情緒,一旦被刺激和觸發,就會引發強烈的精神性疾病,即創傷后應激障礙癥(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PTSD是創傷性事件發生后的一種常見的使人衰弱的精神性疾病?;颊咄ǔ憩F出焦慮、抑郁、慢性頭疼或者心血管疾病等癥狀,部分人會出現藥物濫用依賴癥。
PTSD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次被注意到,當時被稱為“炮彈休克”。1916年,美國醫生查爾斯·邁爾斯(Charles Miles)在《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文描述了PTSD。邁爾斯認為,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癥狀是由爆炸炮彈的超壓引起的大腦輕微損傷導致的。1983年,美國國會對越南退伍軍人如何適應平民生活進行了調查,大量的統計數據幫助科學家提高了對PTSD的認識。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戰爭、暴力襲擊、虐待、嚴重的自然災害或人為災害,目睹他人經歷創傷性事件,都會導致PTSD的產生。不過,并非所有經歷過創傷性事件的人都會患上PTSD,PTSD的成因及嚴重程度,因性格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社會支持、家庭歷史、童年經歷、當前的壓力水平以及創傷性事件性質的不同而存在巨大的差異。
在PTSD患者的大腦中,杏仁核變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