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態還是要經濟? 海南七成市縣取消GDP考核
面對要生態還是要經濟的難題,海南省作出了選擇——將全省19個市縣中的12個市縣的GDP考核取消。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督察部點名了三亞市鳳凰島的填海項目,稱該項目以國際客運港和郵輪港名義取得的海域使用權,實際上是用于房地產和酒店開發,填島造成的水流變化,使得三亞灣西部岸線遭到侵蝕。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25日《南方周末》)
面對要生態還是要經濟的難題,海南省作出了選擇——將全省19個市縣中的12個市縣的GDP考核取消。
“為什么一些市縣過分依賴房地產?因為短期很容易帶來大筆GDP和財政稅收。如果‘指揮棒’不變,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的發展怎能落地?”
如果你現在打開地圖導航,會發現已經找不到椰林灣海上休閑度假中心的蹤跡。
這個赫赫有名的人工島項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東郊椰林附近的海域,那里因生長著50萬株天然椰樹而聞名遐邇,是海南省知名的旅游景點。
進入椰林之后,隨處可見有著兩三間平房的漁家樂,老板娘看有客人來,急忙招呼:燒烤還是住店?
2010年,文昌市開始規劃這個人工島項目。根據當時資料,人工島使用海域面積26.7公頃,建島25.1公頃,填海投入2億,島上建設100億,是當地重要的投資項目。目前,已經完成填海。六七年間,圍繞著這個人工島的爭議一直存在。
2017年12月23日,中央環保督察組給海南省下發了督察反饋報告,嚴厲批評了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對這個違規項目的竣工驗收。
在反饋報告中,???、三亞、文昌、瓊海、儋州、萬寧、臨高、東方等多個市縣的多個項目,都被嚴厲批評,督察組很不客氣地說,一些市縣重經濟、輕環保,鼓了錢袋子,毀了生態,“財政過分依賴房地產,房地產企業指到哪里,政府規劃就跟到哪里”。
要生態還是要經濟,在建省30周年之際,這個艱難的選擇題擺在了海南的面前?,F在,海南作出了選擇。
原政協海南省常委、海南大學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以前在政協會議上,他都會遞交提案,呼吁弱化對地方政府GDP的考核,給地方解綁,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但是很多時候都石沉大海。
“純GDP考核會有很多問題,無法客觀展示地方經濟的結構,以及GDP數字背后的社會、自然成本。政府還往往會為了追求數據,而片面發展某一方面,如房地產。”王毅武直言不諱。
反饋報告下發后的第三天,在海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講話中,重點講到了新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稱將取消12個市縣的GDP、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把生態保護列為負面扣分和一票否決項,并最終全面取消19個市縣的GDP、工業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
“徹底扭轉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政績導向。”劉賜貴說。
“海南的本錢 是生態”
2018年1月18日上午,在海南省統計局的大樓里,舉行了新考核辦法的培訓會。作為新的考核體系的牽頭單位,統計局要向財政廳、商務廳、環保廳、發改委等省廳部門以及19個市縣解釋新的考核內容。
新的考核體系共有15個一級指標、51個二級指標,每一個市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