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新聞(08061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規劃需體現生命尊重;環境保護部:災后重建的3個月“空間”; 國家審計署:救災“審計公告”還望更鮮明
責任編輯:林楚方 郭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規劃需體現生命尊重
部委觀察員 李樂
自從汶川強震發生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直保持著“一位部領導在前線”的狀態。本觀察員落筆之時,主管城鄉規劃的副部長仇保興正“值守”一線,此時,恰恰是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編制的關鍵時刻。
而震區重建提供了這樣的“契機”。一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派往災區的規劃調研組專家返回北京后曾感慨:科學的城市規劃理論終于有了100%實踐的機會。
在確定這些城鎮的規劃之前,這些規劃專家們還要等待地質、地震專家的消息,他們的規劃工作將在斷裂帶勘查、地質結構勘查的基礎上做出——在此之前,新中國幾乎還沒有這樣去建設一座城市的先例。而現在,所有的城鎮選址規劃,必須與地震帶成交叉狀,而不是與斷裂帶走向順行,據稱,這些細微的不同最終使汶川縣城與映秀鎮的命運迥異。“科學的城市規劃要體現對生命的尊重。”仇保興據稱曾在前方對規劃專家們如是表態。而本觀察員希望的是,當災區重建逐步開始之后,如今科學的城市規劃始終不被地方的“首長意志”所改變,畢竟這個難得契機所付出的代價,是將近7萬個曾經鮮活的生命。
環境保護部:災后重建的3個月“空間”
部委觀察員 王世玲
新生“百日”的環保部未來發揮作用的空間也緊盯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