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白鹿鎮第十一年
在這個叫“這兒與那兒”的項目結束后的第一年,大地震襲擊了白鹿鎮。于是,在意料之外的第十一年,本報記者再次來到這個小鎮,尋找那些熟悉的房舍、街道、風景和人。
責任編輯:李楠
編者按:從1998年開始,本報從全國選取了包括四川白鹿鎮在內的三個點,試圖通過連續觀察十年的方式,記錄中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在這個叫“這兒與那兒”的項目結束后的第一年,大地震襲擊了白鹿鎮。于是,在意料之外的第十一年,本報記者再次來到這個小鎮,尋找那些熟悉的房舍、街道、風景和人。
☆1998年
啤酒樂園這幾天把全鎮上的五六家茶館全打敗了,小小的近30平方米的屋子里有近百人在投注。
☆1999年
除了去年只能收到的成都的188臺與126的傳呼機信號外,手機開始通行無阻。
☆2000年
從7月份開始,成都的地質專家一批批來龍門山考察,鄉上的干部說龍門山正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并準備建國家地質公園。
☆2001年
4月16日,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終于批下來了,這意味著白鹿鎮有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2002年
鎮里提出“旅游強鎮”,關停小煤窯的呼聲愈來愈烈。
☆2003年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項目開發正式啟動,白鹿鎮的旅游經濟已經開始萌芽了。
☆2004年
過去幾年,黃連給農民帶來了財富,但今年不行了——黃連的價格從去年的七八十元一斤降到了二三十元一斤!
☆2005年
在陰冷的寒冬,白鹿鎮人感受著黃連跌價和煤礦關閉帶來的蕭條。
☆2006年
白鹿鎮從1980年代中期起一直依賴的資源型經濟即將告終。
☆2007年
從閉路電視和無線通訊等方面來看,這個深山小鎮上人們的生活漸漸與一百多公里外的成都沒有什么差別,但突然飛速上漲的物價在這一年令小鎮居民感受到市場經濟除帶來福祉以外還存在著無常變數。如今,“通貨膨脹”這個詞,比往常任何時候都令這些平均文化水平為初中的小鎮居民們印象深刻。
☆2008年
白鹿鎮距汶川大地震震中四十多公里,和汶川同在一條地震帶上。占地78.8平方公里的白鹿鎮上,有95%以上的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10056常住人口中有57人死亡、13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3.8億元。建成于1908年的天主教堂上書院,也在百年后的2008年,變為廢墟。
震前的上書院是成都人拍婚紗照的熱門地點。
震后的上書院只剩下一片爛木和碎瓦。
震前的農貿市場熙熙攘攘。
震后的市場和糧店都倒塌了。
震前的十字路口是鎮上最繁華的地方。
震后的十字路口,旁邊的一些樓房已經成了危樓。
震前的主要街道上,人們在散步。
震后的街道上掛著抗震的條幅。
震前的教堂每當圣誕節都要裝飾得很漂亮。
震后的教堂只剩下半截。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