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的森林火災”人鼠大戰背后,反思人工林

“調皮”的松鼠,一度成了最棘手的難題。捕殺,赤腹松鼠屬于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不捕,松鼠又確實給林場和村民造成了經濟損失。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赤腹松鼠將柳杉樹皮成片撕咬下來,村民不得不將被啃受損的柳杉砍倒。(南方周末記者 聶輝/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2月1日《南方周末》)

“調皮”的松鼠,一度成了最棘手的難題。捕殺,赤腹松鼠屬于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不捕,松鼠又確實給林場和村民造成了經濟損失。

人們絞盡了腦汁,但捕鼠越來越難。這種小精靈警覺性很強,經常更換棲息地,一旦發現有人,就會瞬間逃得無影無蹤。

調研發現,人工林采用單一樹種的栽種方式和鼠患爆發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小學五年級課本里,法國作家布封筆下可愛漂亮的小動物“松鼠”,而今正成為四川洪雅縣村民眼中的公害。

由于持續啃食環剝樹皮,造成經濟林木枯死和材質下降,這種被洪雅村民稱為“刁梁子”的小精靈,正成為村民生計最嚴重的威脅。

這種在杭州西湖邊被奉為寶貝的精靈,在四川的待遇迥異——四川省林業廳2017年公布的全省“發生面積較大且危害較重”的有害林業生物名單,赤腹松鼠名列其中。

活松鼠送到集市上賣給游客,死了的則作為野味食用,或當作垃圾直接扔掉。自從2006年四川省林業廳批復同意以來,洪雅人與松鼠的戰爭已持續了十年。四川洪雅國有林場的告示一直不斷,鼓勵村民捕殺赤腹松鼠——村民每上交一條松鼠尾巴,可以到林場領4元補貼。

2017年,洪雅林場收購了一萬八千多條松鼠尾巴,但依然難以阻止樹皮被松鼠啃食后,經濟林不斷的朽壞。

“捕殺松鼠是出于經濟林保護,我們希望通過人工手段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洪雅林場森林保護科負責人劉曉鳳說。

人鼠大戰

鐵絲焊接的長方體籠子,裝上彈簧門,籠子里的吊鉤掛上誘餌……去年秋天,洪雅縣柳江鎮紅星村村民程敏家花20元錢買了兩只捕鼠籠,掛在自家的柳杉林中,誘捕松鼠。為了提高成功率,他們特意用最易散發香味的蘋果做餌,一旦“刁梁子”上鉤,碰到誘餌,彈簧門就會自動關閉。

但半年過去,他們失敗了。“松鼠越來越聰明,不會輕易進籠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