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水記》
中國的鄉愁基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曾經創造了傳統中國。
責任編輯:戴志勇
云南紅河建水,圖為十七孔橋,又稱雙龍橋。
(本文首發于2018年2月1日《南方周末》)
五百年后,建水在拆遷巨流中漏網,依然奇跡般地在著,我行我素,不僅建筑物,而且是古老的生活方式。
云南高原上的建水縣屬于這個時代被忽略的大多數之一。小地方,遙遠,道路也不通暢,很難成為旅游熱點。這個五百年前由江南流放者建造的小城古稱臨安,臨安本是杭州,那個中國天堂的舊稱。云南建水這個臨安是明代命名的。就像歐洲移民到了北美大陸,沿用歐陸地名“新奧爾良”“新英格蘭”一樣,建水這個臨安是一個新臨安。這個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命名暗藏著野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建水人要在他們的家鄉建造一個杭州那樣的天堂,他們成了。五百年后,建水在拆遷巨流中漏網,依然奇跡般地在著,我行我素,不僅建筑物,而且是古老的生活方式。在高速道路已經切開分割了大地、電梯已經抵達星空、因“去終古之所居”而成為沒有教堂的西式小區中的孤獨者、馬爾庫塞所謂“單向度”的人越來越多的今天,這個小城依然可以遇見水井以及在井邊洗衣的婦人,看見黑夜和星空。這是一個幸存的標本,猶如《紅樓夢》里面的一章,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