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的蘇州演講與楊絳的記憶

楊絳先生的回憶,很多事情串了,即使是自己的事,雖然說得生動形象,也并不準確。

責任編輯:劉小磊

章太炎(上圖)1926年在蘇州的一次演講,七十年后被楊絳寫進了回憶文章。(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2月1日《南方周末》)

楊絳先生的回憶,很多事情串了,即使是自己的事,雖然說得生動形象,也并不準確。

1926年暑假期間,蘇州士紳張一麐(仲仁)、吳下寓公李根源(印泉)約同基督教青年會總干事尤符赤、振華女中副校長王佩諍等人,成立平旦學社。一時慕名參加平旦學社的會員有171人之多。平旦學社約請知名學者每天上午在蘇州青年會禮堂講學。據徐沄秋《平旦講學記》說:“平旦之意,取講學之時,均在每日黎明,期定六周,講師多一時名宿。”(見徐沄秋《滄浪》)平旦學社的前身是黎明講習會,因為“黎明二字以前日本革命黨亦有此名,不甚適用,故今改名平旦學社,定于七月十八日開始講演,八月二十八止”(《申報》1926年7月14日)。

這年夏天,蘇州又熱又旱,還發生了一場瘟疫。有東方威尼斯、上海后花園之稱的蘇州為之擾攘不已,又是禁屠,又是求雨,還因此創設了一個衛生局,以應對瘟疫的肆虐。平旦學社的活動卻沒受影響,照常開展,并不因為天氣炎熱和瘟疫肆虐而停止。

章太炎是名聞遐邇的大學者,當時住在上海。平旦學社的活動一開始,張一麐、李根源就聯名去信恭請,章太炎一口答應,卻因為天熱和聽聞蘇州有瘟疫,一直沒能成行,曾寫了兩封信給張一麐和李根源,說明不能成行的原因。其一通說:“此時酷暑逼人,又有時疫,竟不能動。如得雨陰涼,當荷蓑戴笠以趨也。老夫耄矣,諒之。”其二云:“若天贊我行,必降澍雨,當巾我柴車也。”張、李接到來函,在《星報》制版刊出,大家看了,笑說:太炎,就是大熱的意思啊,竟也怕熱耶?徐沄秋記道:

于是,章之來蘇,遂與天之降雨,發生連帶關系。彼平旦學子,渴望之殷,乃真與大旱之望云霓矣。果也,十八日晚,大雨傾盆,暑氣頓消,而章竟于午刻抵蘇,由張仲仁、李印泉款接招待。(《平旦講學記》)

徐沄秋記的是陰歷,章太炎來蘇之日,陽歷則是1926年8月26日,已經是平旦學社講演的最后兩天了,章太炎原來是來唱壓軸戲的。

蘇州《星報》(三日刊)1926年9月刊出吳聞天的文章《章太炎來蘇矣》(分兩次連載),記章太炎來蘇講演:

太炎抵蘇時,適為熱度最高之亭午,故下車后,即至閶闔,一時吳中名流,麕集歡謁。此訊既遍吳門,臨時報名,加入演講者,十余人,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