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海上油田生產 他們駕船海上破冰
責任編輯:馮飛
2018年1月19日,遼東灣錦州9-3油田群海域,破冰船駛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水印。濱海284破冰船上除船長外還有14位船員,他們每天與大海為伴,每隔10天才能返回港口一次進行補給。
進入大寒,中國遼東灣海域的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20攝氏度,海面冰層的厚度達到了20到40cm,錦州9-3油田就位于這樣一片海域環境中。
2018年1月18日,遼東灣錦州9-3油田群海域,海冰是會“生長”的,看似不大的冰塊由于海水的流動可迅速生長蔓延,以至對平臺導管架造成致命危害。
2018年1月18日,遼東灣錦州9-3油田群海域,一名工作人員在查看冰情。
作為中國海上地理位置最北、海油緯度最高的油氣生產中心,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油田都置身于“冰川時代”。面對這樣的特殊天氣,有一個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